财政赤字率
财政赤字率(英文:Deficit-to-GDP ratio),是指财政赤字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表示的是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额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赤字率是衡量财政风险的重要指标。
1992年2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其中包含重要的财政风险参考值,要求加入欧盟的国家赤字率必须低于3%、债务占GDP比重不高于60%。中国事实上在80年代就一直遵循3%赤字率的财经原则。中国在制定2009年财政预算时也明确表示,由于赤字率在3%以内,财政风险可控。
保持相对稳定的赤字率有三方面积极意义:一是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起效的重要支撑;二是稳定各方预期尤其是财政预期的保障;三是财政可持续的关键。
背景
1992年2月1日,《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署,它是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的《欧洲联盟条约》,条约规定从1994年始,实现各成员国的经济趋同效应,要求在通货膨胀、利率及财政政策稳定方面加强协调管理,其中包含重要的财政风险参考值,即要求加入欧盟的国家赤字率必须低于3%、债务占GDP比重不高于60%。
2009年6月1日,美国财政部长蒂莫西·盖特纳在北京大学发表演讲时表示,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比美国政府更关注财政赤字问题,未来美国财政赤字将控制在GDP总额的3%之内。言外之意就是将3%赤字率视为所谓的财政风险“分水岭”。同时,欧盟也由于法国、爱尔兰、西班牙、德国和希腊等国财政赤字占GDP比例超过3%而加紧制定相关惩罚措施。
尽管《马斯特里赫特条约》是上世纪90年代以来才开始颁布实施的,但中国事实上在80年代就一直遵循3%赤字率的财经原则。中国在制定2009年财政预算时也明确表示,由于赤字率在3%以内,财政风险可控。
定义
财政赤字是财政支出总量超过财政收入总量的部分,一定时期内财政赤字与同期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的比例关系就是财政赤字率。
计算方法
计算公式
财政赤字率=(政府开支-政府收入)/GDP×100%
计算举例
以2007年财政收支状况计算,中央财政总支出为30589.49亿元(中央财政支出29557.49亿元,另外安排1032亿元中央预算稳定调节基金),中央财政收入为28589.49亿元,两者相抵意味着要"花"的钱比"挣"到的钱要多出2000亿元,即中央财政赤字为20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24.66万亿元,两者比值(赤字率)约为0.81%(=2000/246600×100%)。
作用/意义
赤字率是衡量财政发力情况的重要指标。保持相对稳定的赤字率有三方面积极意义:一是确保积极财政政策起效的重要支撑;二是稳定各方预期尤其是财政预期的保障;三是财政可持续的关键。
各国赤字率
各国普遍存在财政赤字,通过发债筹集更多资金助推经济发展,中国也在每年全国人大通过的预算中确定当年财政赤字水平。
世界
各国确定赤字率目标,应当根据本国经济发展、物价水平、债务余额、财政政策取向等情况综合考虑,不能简单地以3%作为衡量会否产生财政风险的标准。在实践中,美国、日本等主要经济体赤字率常年在3%以上,欧盟各成员国赤字率也经常出现高于3%的情况。2020年赤字率将从2019年的平均3.7%上升到9.9%。发达国家从3%升至10.7%,其中,美国至15.4%,法国至19.2%,英国至8.3%,日本至7.9%,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平均为9%左右。2021年,美国2021财年联邦财政赤字占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为12.4%,较上一财年的15.2%有所下降。
中国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有赤字的年份近30个。自1980年以来,除了1985年有25亿元的账面结余外,其余年份都有赤字。2000年为2598亿元;2001年为2598亿元;2002年为3096.87亿元;2003年为3197.68亿元;2004年为3191.77亿元;2005年为2999.5亿元;2006年为2748.96亿元;2007年为2000亿元。2016年、2017年赤字率均为2.9%,2018年赤字率为2.6%,但因国内生产总值增长,赤字规模与2017年的2.38万亿元持平。2019年,中国继续增加财政支出规模,赤字率由2.6%提高到2.8%。
2020年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为,特殊时期采取特殊举措,将赤字率从2.8%提高至3.6%以上,赤字规模比2019年增加1万亿元,达到3.76万亿元。2021年财政赤字率安排3.2%,专项债额度达3.65万亿元,同时优化和落实减税降费政策——积极财政的主要表现即扩大赤字和减税。2022年赤字率按2.8%左右安排,比去年下降了0.4%,赤字规模为3.37万亿元。
2023年,根据《关于2022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3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数据,赤字率拟按3%左右安排,比2022年提高0.2个百分点,赤字规模38800亿元,比2022年增加5100亿元。
2024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习近平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综合考虑发展需要和财政可持续,用好财政政策空间,优化政策工具组合。赤字率拟按3%安排,赤字规模4.06万亿元,比2023年年初预算增加1800亿元。
2025年3月5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开幕会,国务院总理李强作政府工作报告。2025年赤字率拟按4%左右安排、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赤字规模5.66万亿元、比上年增加1.6万亿元。
相关评论
居家过日子或者企业运营,过度举债犹如寅吃卯粮,并非长久之计。对国家而言,高赤字率会形成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经济正常运行,容易积累风险甚至引发危机。(经济日报 评)
赤字率3%,比2022年提高了0.2个百分点。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在合理增加和优化支出上再下功夫,注重与货币政策、产业政策、科技政策、社会政策等协同发力,更直接更有效地发挥积极财政政策作用。加力主要是加强财政资金统筹,优化组合财政赤字、专项债、贴息等工具,扩大财政支出规模,保持必要的支出强度。适当提高财政赤字率、适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加大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力度。(中国经济周刊 评)
举债必须严格管控风险,中国一直坚持合理、审慎确定赤字率水平,2023年预算按照3%左右安排。在全球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疫情冲击的大背景下,中国的赤字率在各国中处于较低水平,这是一种留有后手的科学安排,用意在于为应对新的困难挑战预留政策空间。(经济日报 评)
参考资料
政府工作报告中财政赤字和赤字率概念及计算方法.中国政府网.2023-10-30
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全文).中国日报网英语点津.2023-10-30
透视“2023国家账本”系列解读二: 赤字率按3%安排 财政政策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23-10-30
透视“2023国家账本”系列解读二: 赤字率按3%安排 财政政策统筹发展与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23-10-30
3.76万亿元赤字释放积极信号.中国政府网.2023-10-30
提高赤字率意味着什么.经济日报.2023-10-30
发改委:2020年全球赤字率升至9.9% 中国赤字率并不高.中国发展网.2023-10-30
美国财政赤字再爆表.新浪财经.2023-10-30
2020年中国财政政策执行情况报告.中国政府网.2023-10-30
2021年国家账本:赤字率下降0.4%,积极财政意味着什么?.经济观察网.2023-10-30
2022年“国家账本” | 我国赤字率拟降至2.8%左右 继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央视网.2023-10-30
政府工作报告丨积极的财政政策要适度加力、提质增效.腾讯网.2024-03-05
今年财政政策:赤字率首次触碰4%,近12万亿举债创新高.今日头条.2025-03-05
经济日报:适当调低赤字率,有利于保持财政可持续.经济日报.2023-10-30
2023“国家账本”出炉:支出增长5.6%,着力扩大国内需求.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2023-1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