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长春(?~1726),汉军镶黄旗人,清代将领,官至浙江提督,被赐予孔雀,卒后谥号勤恪。

人物生平

杨长春的父亲杨廷瑜曾任杭州市驻防协领,参与征讨耿精忠,在台州市阵亡。杨长春因此荫封为八品监生。康熙帝二十五年(1686),杨长春被授予佐领职务。康熙三十五年(1696),他随从中路出征噶尔丹,因管炮有功。康熙三十八年(1699),都统鄂伦岱推荐杨长春,被选为直隶游击补用。康熙四十一年(1702),杨长春被任命为京口区参领。康熙四十四年(1705),皇帝南巡时,杨长春负责沙船操练,因追念其父阵亡,被赐“壮节流芳”额。

康熙四十九年(1710),镇海将军马三奇奉旨缉捕海贼郑尽心,杨长春率领兵船出洋搜捕,取得显著成果,被马三奇奏请授予中军副将,得到皇帝的批准。康熙五十一(1712),马三奇举荐杨长春引见皇帝,皇帝亲自询问出洋缉贼情况,并给予嘉奖。康熙帝五十七年(1718),杨长春被调任湖广阳城守营副将。康熙五十九年(1720),升任江西南瑞镇总兵。

雍正元年(1723),杨长春被赐予孔雀翎。雍正二年(1724),晋升为浙江省提督。皇帝赐予“秉心诚”额并冠服,命杨长春在浙江道府以下官员中举荐一名。杨长春奏称,他到浙江时间不长,尚未全面了解文员中才干廉洁者,不敢贸然推荐,得到皇帝的认可。当时,杨长春的弟弟杨长泰任酒泉市总兵,杨长春被授予浙江提督后,杨长泰上疏表示感谢。皇帝回复说,杨长春品德胜于才能,和平忠厚,谨慎有余,虽稍显过于善良柔弱,但在武臣中可谓是一位好提督。

雍正四年(1726),杨长春去世,按照惯例赐予祭葬,谥号勤恪。

参考资料

杨长春.词典网.2020-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