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蚊子草(学名:Filipendula kiraishiensis)是蔷薇科蚊子草属下的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高约30厘米,茎被稀疏柔毛。该植物主要生长在台湾省的高山地带,海拔约3000米。

形态特征

整体

多年生草本,高约30厘米。

茎叶

茎被稀疏柔毛。

基生叶为大头羽状复叶,有小叶6-8对,叶柄几无毛,顶生小叶较大,常5裂,裂片卵形,顶端尾尖至短渐尖,边缘有尖锐重锯齿,两面绿色,上面较暗,下面脉上有稀疏柔毛;侧生小叶向下逐渐减小,卵形,顶端渐尖至急尖,边缘有不规则单齿或重锯;茎生叶与基生叶相似,惟小叶对数由下面3-4对向上减少到1对;基生叶与下部茎生叶托叶膜质,中上部茎生叶托叶草质,长圆形到卵形,边缘有不规则锯齿。

花果

聚伞花序,花序梗被褐色长柔笔;花直径达6-8毫米;花萼无毛,萼片小,三角形;花瓣长圆形或倒卵形,顶端圆形,基部缢缩成短爪。

果实未见。

花期7月。

与其他物种的区别

台湾蚊子草与日本产的多叶蚊子草F. multijuga Maxim.相近,但不同在于后者小叶大而对数较多,基生叶及下部茎生叶为8-10对,托叶边缘全缘或仅上部有齿,花序梗无毛,花直径较小,约4-5毫米,可以区别。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