蚊科库蚊亚科的一属。通称库蚊。广布全世界,是蚊科的第二大属,已知800余种和亚种。中国已知达70余种。

基本简介

库蚊属

幼虫生于各类水体或容器积水中。卵通常粘集成卵块,浮于水面。幼虫大都滤食,少数肉食(如贪食库蚊)。雌蚊大都刺吸温血动物的血液,有的也刺吸爬行纲和蛙类血液,少数种类偏嗜人血。斑氏丝虫病流行性乙型脑炎以及多种马脑脊髓炎等症是由库蚊传播的。

在中国,库蚊亚属中的尖音库蚊淡色亚种(Cx.pi-piens pallens(即淡 色库蚊)、尖音库蚊致倦亚种(Cx.pipiensquinquefasciatus) (即致倦库蚊)和三带喙库蚊(Cx.tritaneiorhynchus)等是重要的传病媒介。淡色库蚊和致倦库蚊又是最常见的“家蚊”,所以对人体传染病更为重要。这两种“家蚊”的分布大致以北纬33°为界,淡色库蚊分布在33°以北,致倦库蚊分布在33°以南,其中间地带则为二者的过渡型。三带喙库蚊广布于东洋界和古北界,中国除新疆和西藏自治区外,其他各省(区)都有记录。

防治致倦库蚊和在容器积水中或小型积水中生长的库蚊,主要是搞好环境卫生,清除孳生场所,杀死幼虫,并在室内喷洒杀蚊剂,把侵入室内的蚊虫消灭。防治广大稻田以及其他自然积水中孳生的三带喙库蚊,应注意改进农田灌溉方法,提倡水塘养鱼,疏通渠沟,防止蚊虫孳生。当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时,应采用地面或空中超低容量喷洒杀蚊剂,作为应急措施。

常见种类

库蚊(Culex)

无脊椎动物,昆虫纲双翅目蚊科。又称家蚊。体多呈黄棕色,翅上无花斑,触须短,触角与口器近等长。刺吸式口器。静止时,身体与停落面平行。雌蚊傍晚或夜间吸取人、畜的血,传播丝虫病和流行性乙型脑炎等。分布于全世界各地,幼虫多喜在房屋附近污水或水缸中孳生,成蚊多躲在室内黑暗、温暖、潮湿处越冬。中国常见的种类为致乏库蚊(Culex fatigans)、三带喙库蚊(Culex tritaeniorhymchus)等。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