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小上坟

小上坟

《小上坟》是京剧传统剧目,讲述了新婚三个月的读书人刘禄景,告别妻子萧素贞进京赴试,虽得中但一时没有空缺官职,因此在京城等待。在此期间,他寄回的家书和银两均被舅父截留,并谎称其已死,逼素贞改嫁。三年后,刘禄景奉旨回乡祭祖,恰遇素贞为其上坟。夫妻久不见面,互相认不出来,后来拿出信物,才双双高兴返家的故事。

该剧由来已久,清咸丰十年(1861年)以来,陆双玉、沈长儿、陈四保、严福喜曾演于内廷,后田桂凤、赵桐珊(赵桐珊)、筱翠花(于连泉)、毛世来陈永玲等均工此戏。

该剧所唱的曲调为“柳枝腔”,用笛子伴奏。两个角色载歌载舞,清新活泼。柳枝腔原为山东省民间曲调,地方色彩浓郁。由于保存了民间小戏的淳朴,该剧唱腔单一,似说似唱,且悲怆中蕴含诙谐,如萧素贞面对丈天的胡须产生疑惑时,刘禄景竟然摘下了口,让她看看当年的面貌,然后再戴上。这一别出心裁的动作设计,出乎观众章科。又刘禄景为了证实自己,拿出夫妻离别时的“三宗宝贝”——竟是绣花手帕、菱花镜和一双鞋,反映出朴实和真挚的夫妻情分。

剧情

刘禄敬入都应试获售,听鼓京华,欲归不得。历久始得县缺。其妻萧素贞在家,以刘禄敬久客不归,杳无音信,疑已物故。而家况萧条,亲朋绝迹,不得已以针制度日,誓守柏舟。刘禄敬莅任时,念及糟糠,顺道一省庐墓。时值清明节,见道旁一素妆女子,携麦饭纸钱,在荒冢累累间,痛哭祭扫。审之貌似己妻,大疑。乃遣散仆从,趋问姓氏,果己妻也。不禁涕泪纵横,上前相认。萧素贞见其老态龙钟,不敢深信。刘禄敬乃缕述家中琐事,言之凿凿,不差毫厘。萧素贞疑团始释,相抱大哭,各诉离衷,悲喜交集,即携手登舆赴任而去。

演出代表

角色人物

戏曲表现

《小上坟》全剧仅35分钟,除有少量京白以外,主要表演是在音乐曲子与锣鼓伴奏下,边歌边舞,伴之优美多变的身段、表情动作及频繁的舞台调度进行的。

基本功

基本功技术动作有:“双飞燕”跃起,大分划臂双腿跪,扫腿膝转抬控腿亮相,跪姿、跃起大跳坐,转身小蹦子快平转大卧鱼等等。借助服饰孝巾两根绸带,舞动之,做出:托、抛、摔、甩、绕、云、撩等技术动作,并配合语言、身段及表情动作,做出各种舞蹈造型。刘禄景则以水袖做为舞动手段,做出丑行特技与基本功技巧动作。

表演

《小上坟》在表演中,多次运用了转眼珠的技巧,可左、右转,半圆转,整圆转乃至数圆转等。演员根据角色内心活动的需要,将几种眼神技巧混合、交叉运用,配以形体表情动作做出:喜、怒、哀、懊、忧、思、惊、羞等状的神态、眼技动作。

唱腔音乐

《小上坟》曲式单调,瑞安鼓词较多,人物的主要表演是在动中唱、歌中舞进行的。因此,除讲求吐字归韵,字字通过正确发声使之真切、入耳外,在音乐节奏的指导下,将平缓、简单的唱腔,通过气口与劲头儿的技术处理,使乐感更强烈,节奏更鲜明,以弥补“柳枝腔”在音乐形象塑造上的不足。

剧目赏析

《小上坟》歌舞并重,全剧唱“柳枝腔”,人物一旦一丑,服饰一白一红,很有特色。(中国戏曲学院陈国为评)

《小上坟》通过三告三审的动作线巧妙地构成了清官与冤妇、丈夫与妻子的套层叙事空间。清官和冤妇的三告三审,妻子和丈夫的三疑三认,使得故事层叠套进,如果说公婆的打骂置媳妇于不公,舅父的折磨实为小人作乱,那么,儿夫为功名丧亲弃妻,就不仅是人情暗昧,更是王法不容了。(四川大学中国俗文研究所丁淑梅评)

《小上坟》原属地方杂曲小调一类的歌舞喜剧,内容健康,形式活泼,情趣浓厚,谐而不俗,为观众喜闻乐见。被京剧移植之后,继续采用原声腔(柳枝腔),并且经过几代戏曲艺术家的舞台实践,不断地丰富提高,使之技艺上更精炼,成为京剧大家族中公认的成员。(中国戏曲学院张逸娟评)

唱词

【第一场】

(两青袍引刘禄敬同上,六幺令。)

刘禄敬(念)受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白)下官,刘禄敬。钦奉圣命,回家祭祖。

左右,

(两青袍同允。)

刘禄敬(白)打道回府。

(合头,众人同下。)

【第二场】

萧素贞(内白)苦吓!

(内唱)萧素贞正在房中我便抽身起,

(萧素贞上。)

萧素贞(唱)回头来带上了两扇门。

我今日里不往别处去,

一心心要上刘家的新坟。

正走之间泪满腮,

想起了古人蔡邕

他上京中去赶考,

一去赶考不回来。

一双爹娘都饿死,

五娘子抱土筑坟台。

坟台筑起了三尺土,

从空中降下一面琵琶来。

身背着琵琶描容相,

一心心上京找夫回。

找到京中不相认,

哭坏了贤妻女裙钗。

贤惠的五娘遭马踹,

到后来五雷轰顶是那蔡伯。

正走之间抬头望,

来到了刘家新坟台。

坟前摆下了千张纸,

公公婆婆哭起来。

奴家哭到了伤心处,

(两青袍引刘禄敬同上。)

刘禄敬(白)吓!

(唱)来了我为官受禄人。

萧素贞(唱)哭一声儿夫刘禄敬,

青袍(同白)呵!

青袍甲(白)禀老爷的话:刘家坟上,有一妇人,在此啼哭。

刘禄敬(白)哦呵且住,想我刘家坟上,哪有什么妇人在此,哭哭啼啼,哦哦哦其中必有

原故。

青袍甲(白)原故。

刘禄敬(白)来,住轿。

青袍甲(白)老爷撤料。

刘禄敬(白)你们前去问那妇人:因何在此哭哭啼啼?

(青袍甲允。)

青袍(白)那一妇人:因何在此哭哭啼啼?

萧素贞(唱)萧素贞这里把头抬,

尊一声老爷你哪里来?

刘禄敬(白)京中来。

萧素贞(唱)坟前里没有关王庙,

坟后里没有接官亭。

坟东里没有放马场,

坟西里没有陷马坑。

又不通南北共大道,我的爷吓,

你为何到我刘家的新坟?

刘禄敬(白)来,你们对那妇人言道:说你老爷是清官到了,有何冤枉,叫她亲口诉来。

(青袍甲允。)

青袍甲(白)那一妇人:我家老爷是清官到了,有何冤枉,亲口诉来。

萧素贞(唱)听说一声清官到,

刘禄敬(白)你这妇人,有何冤枉,一一诉来。有你老爷与你作主。

萧素贞(白)容禀。

青袍(同白)老爷吃饼。

刘禄敬(白)。

萧素贞(唱)我有心状告无人写,

口诉的状词句句真。

头一状不把别人告,

告的是公婆二双亲。

终日里打来每日里骂,我的爷吓,

打骂着奴家实实的难忍。

刘禄敬(白)世间哪有不是的公婆?公婆打骂,古之常理。头状不准,二状诉来。

萧素贞(白)容禀。

青袍甲(白)老爷吃粽子。

萧素贞(唱)第二状不把别人告,

告的是舅父李大公。

他每日三次我家走,

挑唆我公婆二双亲。

终日里打来每日里骂,

打骂着奴家逼我改嫁人。

刘禄敬(白)世间之上,哪有这等公婆。我却不准,三状诉来。

萧素贞(白)三状我就不告了。

刘禄敬(白)来,你去对那妇人言道:说你老爷准了状了。

(青袍甲允。)

青袍甲(白)那一妇人:我家老爷准了状了。

萧素贞(白)怎么着,你老爷准了我的状了?

(青袍甲允。)

萧素贞(白)如此还要告。

(唱)三状不把别人告,

告的是儿夫刘禄敬。

二青袍(同白)呵!

刘禄敬(白)唗!

青袍甲(白)提老爷杂讳。

刘禄敬(白)下去。

青袍甲(白)要伺候老爷。

刘禄敬(白)没有你们的事。赏你两张军用钞票,到兰芳里去把老虫跳。

青袍甲(白)老爷回府,还是乘轿、骑马?

刘禄敬(白)全不用,我有黄包车,下去。

(二青袍同下。)

萧素贞(唱)我的爷吓!

上三年有封家书到,

上写着儿夫命丧东京城。

刘禄敬(唱)为官这里怒气冲,

骂一声舅父李大公:

我在京中恩待你,

三百两银子书一封。

埋没了我银子是小事,

你不该说我命丧东京城。

皇帝赐我上方剑,

先斩我娘舅李大公。

叫一声贤妻你认一认,

认认你亲夫刘禄敬。

萧素贞(唱)指望你是清官到,

原来你是个糊涂虫。

公案之下伸双手,

人皮包着畜类精。

槽头挽着逍遥马,

少鞍无髻你也认不成。

你若对得上三桩宝,

你是我亲夫转家门;

你若对不上三桩宝,

你就公子王孙,你也认不成。

刘禄敬(唱)贤妻打我我不恼,

贤妻骂我我不嗔。

将她当做裙钗女,

桩桩件件记得清。

宝贝放在尘埃地,

叫一声贤妻你来认分明。

萧素贞(唱)拿起乌绫看一看,

四四方方好乌绫。

拿起梨花照一照,

八月十五放光明。

拿起花鞋对一对,

千针万线我做成。

哎,宝贝乃是真宝贝,

禄敬还是假禄敬。

刘禄敬(唱)宝贝本是真宝贝,

禄敬本是真禄敬。

萧素贞(白)啐!

(唱)我亲夫上京去,

乃是十七、八岁的念书人。

到如今,你回来,

满脸上长胡须好不愁人。

刘禄敬(唱)上京时,我的妻,

年方二八的女裙钗。

到如今,我回来,

满脸的长皱纹好不丑人。

萧素贞(唱)有皱纹,无皱纹,与你何干?

刘禄敬(唱)有胡须,无胡须,与你何论?

萧素贞(唱)既是我的亲夫到,

还有几桩大事情:

家住哪州并哪县,

哪里庄上有家门?

爹姓甚来娘姓甚,

兄弟同胞有几人?

娶的妻子谁家女,

妻子叫得甚芳名?

刘禄敬(唱)家住山东即墨县。

刘家庄上有家门。

爹爹就是刘员外,

母亲吃斋行善人。

上无兄来下无弟,

只有我禄敬一个人。

娶的妻子萧家女,

她的名字叫素贞。

萧素贞(唱)听说是我亲夫到,

奴家随你到接官亭。

刘禄敬(唱)为官的这里头里走,

萧素贞(唱)后面随着萧素贞。

刘禄敬(唱)忙将乌纱整一整,

萧素贞(唱)头上摘下孝白绫。

刘禄敬(唱)只说是夫妻难相认,

萧素贞(唱)今日相逢在接官亭

(白)回去吧。

(刘禄敬、萧素贞同哭。)

刘禄敬(白)娘子,你我分别多年,你在家中,何人照应于你?

萧素贞(白)待我来看。

哦,正厅上洋装打扮,戴金丝眼镜的,小白脸儿,照应我的。

刘禄敬(白)承蒙照应。明天请你坐汽车,吃大餐。

(刘禄敬、萧素贞同下。)

(完)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