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痒疹被认为是和妊娠有关的单纯痒疹。妊娠妇女发病率约1∶300。病因尚不明确,可能与孕妇血液中雌激素含量过高及胆汁淤积有关。主要表现为妊娠期全身或局部皮肤出现粟粒样丘疹、丘疱疹、风团样丘疹,两侧对称性分布,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分娩后瘙痒很快消失。以对症治疗为主,治疗的目的是缓解皮肤损害和瘙痒症状。包括局部应用止痒剂和全身应用抗组胺药物和(或)糖皮质激素。主要危害是会出现明显瘙痒,影响孕妇生活;如果皮疹出现在面部等暴露部位,会影响美观。皮疹严重者对胎儿不利,可导致死胎。一般在产后3周左右逐渐消退,预后良好。在以后的妊娠中是否复发则因人而异。
就诊科室
病因
症状
早发型妊娠痒疹
迟发型妊娠痒疹
检查
诊断
鉴别诊断
本病须与妊娠瘙痒性丘疹及斑块相鉴别。后者的特点有:多见于初孕妇,妊娠36周以后发病,瘙痒剧烈。皮损好发于膨胀纹,小红丘疹1~2mm大小,不久融合成较大红色斑块。多见于腹部,以后荨麻疹和丘疹形皮疹扩展至臀部及股部、胸部,颜面极少被波及。孕妇患病并不影响胎儿,多在产后数日皮疹自行消退。由于皮肤组织病理改变与妊娠痒疹近似,只能通过临床表现的不同加以区分。根据发病时间、皮疹分布部位及损害特点可以诊断。但应与多形红斑、虫咬症及妊娠疱疹相鉴别。
1.多形性红斑
属自限性疾病皮肤病,皮疹为多形性,具有靶形或虹膜状皮疹特征,可侵及黏膜,易于区别。
2.虫咬症
常为风团样丘疹,皮疹中心可见丘疹或小水疱,有明确被节肢动物门或昆虫叮咬病史。
3.妊娠疱疹
属自身免疫性疾病,可发生于妊娠的任何阶段,皮疹为红斑、丘疱疹或疱疹样皮炎样皮疹,多分布在手掌、躯干及四肢等处,但无好发于妊娠纹的倾向。直接免疫荧光检查,取母体病变及其周围皮肤,可见基底膜带有线状C3及lgG沉积,可与PUPPP(妊娠瘙痒性荨麻疹样丘疹斑块)相鉴别。
妊娠身痒是妊娠期间特有的症状,虽可以包括某些预后良好的皮肤病,但需认真鉴别,以排除因感染病毒而引起的、严重威胁孕妇及胎儿(胚胎)生命和致畸力强的皮肤病,如风疹、妊娠疱疹、疱疹样脓疱疮等。对患有上述皮肤病的孕妇必须终止妊娠,不可盲目治病保胎,以免造成严重后果。
并发症
治疗
1.指导患者生活尽量规律,经常淋浴,保持皮肤干净,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
2.糖皮质素类激素对严重的妊娠痒疹有较好疗效,且能减少死胎的发生。孕妇尽可能短期用药,常选用泼尼松,尽量缩短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后逐渐减量维持,直至停药。临产后不宜应用糖皮素质类激素。
3.为止痒可行局部皮肤涂擦,选用的药物有丙三醇/氯化钠(复方甘油)洗剂(甘油,95%乙醇,蒸馏水)、止痒酊(液化酚,薄荷,水杨酸,75%乙醇加至100ml)、炉甘石洗剂(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氢氧化钙溶液100ml)等。
局部用药
全身用药
孕妇应尽可能短期用药,并尽量缩短疗程。症状明显减轻后逐渐减量维持,直至停药。临产后不宜应用糖皮质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