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颊哀鸽
斑颊哀鸽(学名:Zenaida auriculata)是哀鸽属下的一种鸟,斑颊哀鸽是一种部分迁徙的鸟类,迁徙的主要动机是食物来源。斑颊哀鸽和北美洲的哀鸽有很近的亲缘关系。主要食物为植物种子,包括本土和外来植物的种子。
外形特征
斑颊哀鸽体型中等,较小的个体身长31 cm,平均重量为110~170g。翅膀为宽阔的椭圆形,头部较圆,长尾巴尖端为锥形。斑颊哀鸽每只脚有4根脚趾,3根向前,1根向后,腿较短,为淡红色。喙为暗色,通常为黑褐色,较短。斑颊哀鸽的全身羽毛一般是浅灰褐色,翅膀下部颜色较浅,头和胸腹部为粉红色。翅膀上有黑色斑点,外层尾羽为白色,与内层的黑色羽毛对比强烈。眼部下方有一个明显的新月形黑色羽毛区域。眼睛为黑色,周围皮肤较薄。成年雄鸟颈部两侧有亮葡萄紫色斑块,胸部及胸部以上为亮粉色。成年雄鸟的顶冠是很明显的蓝灰色。成年雌鸟在体态上与雄鸟差别不大,但总体上棕色羽毛要多于雄鸟。
分布范围
分布于南美洲从哥伦比亚到智利和阿根廷的广大地区,在格林纳丁斯群岛等海岛上也有其踪迹,现在可能还分布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栖息环境
斑颊哀鸽占据了大多数环境适宜的地方,包括城市区、农田、牧场、草地和疏林地区,不过它们不喜欢沼泽和密林。广为人知的是,哀鸽常在城市中或农场附近的树上筑巢,如纽约、芝加哥和亚特兰大,以及阿巴拉契亚山脉和落基山脉的森林中。
生活习性
斑颊哀鸽的食物绝大部分是种子等素食,占其膳食总量的95%。它们很少吃蜗牛或昆虫。哀鸽会吃足够的食物来填满囊,然后在飞行间隙休息时消化食物。它们每天要摄入相当于它们体重12~20%的食物,相当于平均71卡路里的热量。斑颊哀鸽对几种植物特别偏爱。相比其他鸟类,哀鸽对松果、北美枫香种子、美洲商陆种子、反枝苋种子、金丝雀虉草种子、玉米、芝麻和小麦特别喜爱。当哀鸽喜爱的食物短缺时,它们会以其他植物的种子为食,包括荞麦、黑麦、八仙草和蓼。
繁殖方式
求偶以雄鸟嘈杂的飞行开始,接着伸展开翅膀,低下头,划出一道弧线。着陆后,雄鸟会高高挺起胸,点着头,大声鸣叫并接近雌鸟。每年,在温暖的月份里都常能听到这种求偶的鸣叫声。如果雄鸟看到中意的雌鸟,它就会把同一枝条上的其他雄鸟赶走;直到求偶成功时,它才会把自己的领地范围确定。一对哀鸽伴侣经常会用喙互相梳理对方的羽毛。求偶成功后,雄鸟会带着雌鸟去看可以筑巢的地点,雌鸟就会选中其中一个地点安顿下来,接着雄鸟飞出去搜集巢材,带回来给雌鸟。雄鸟会站在雌鸟的背上把巢材给雌鸟,然后雌鸟就会用这些巢材筑巢。巢材包括小树枝、针叶或是草叶,因此是一种非常脆弱的建筑。每天筑巢所用的时间超过10小时,并且需要花费3~4天才能把巢编织好。这些哀鸽有时也会需要其他哀鸽、其他鸟类或者树栖哺乳纲,如松鼠废弃不用的巢。
人工饲养
斑颊哀鸽是一种可饲养鸽类,多见于北美地区。它的饲料以杂粮为主,比较常用的有小麦、高粱、玉米等。喂时应至少选用两种饲料混合饲喂。 除杂粮外,还可以供给青菜、结球甘蓝、小麦草等青饲料及矿物饲料。饲料应在斑颊哀鸽回到鸽舍后喂给,使其形成回舍有食的条件反射,以利于归巢。夏季和孵幼鸽期间,可在其饮水中加适量食盐。
保护级别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ver 3.1:2010年鸟类红色名录——无危等级。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