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科德(Robert Recorde, 约1510~1558)是英国历史上第一位数学教育家,他出生于威尔士的Tenby。雷科德主张使用通俗易懂的本国语言编写数学书籍,并致力于寻找确切的英语词汇来代替晦涩的拉丁文和希腊文术语。他的教育理念和著作对英国数学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个人简介

雷科德1510出生于威尔士的滕比(Tenby)。1531年毕业于牛津大学,同年成为万灵学院研究员,继续学习神学、法律和医学。后去剑桥,于1545年获医学博士学位。离开剑桥后,他去伦敦行医。1549年任布里斯托尔造币厂厂长;1551年任爱尔兰矿藏与货币总检查官。1557年因所出版的《砺智石》中的文字而入狱。1558年于伦敦去世。

人物著作

雷科德出版了四部教材:《艺术基础》(1543)、《知识之途》(1551)、《知识城堡》(1551)和《砺智石》(The Whetstone of Witte,亦译作《智力磨石》1557),分别为算术、几何、天文和代数教材(其中《砺智石》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代数学教材)。

主要成绩

雷科德出版了四部教材:《艺术基础》(1543)、《知识之途》(1551)、《知识城堡》(1551)和《砺智石》(1557),分别为算术、几何、天文和代数教材,其中《砺智石》是英国历史上第一部代数学教材。相等(equal)是数学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等号(Sign of Equality)之出现与方程有关,数学於萌芽时期已有了方程的记载,因此亦有了表示相等关系的方法。

雷科德於1557年出版的《砺智石》(The Whetstone of Witte,亦译作《智力磨石》)一书中,因作者首次采用现今通用之等号“=”并使用正负号“+”、“—”而著称。因此这符号亦称为雷科德符号(Recorde's sign)。不过,这符号之推广很缓慢,其后的著名人物如约翰尼斯·开普勒伽利略·伽利莱与费马等人常以文字或缩写语如aequals,aeqantar,ae,esgale等表示相等;1637年,勒内·笛卡尔还以“=” 表示现代“±”号之意,而以“”为等号。直至十七世纪末期,以“=”为等号才被人们所接受,并渐得通用。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