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巴以和谈

巴以和谈

巴以和谈是指巴勒斯坦以色列两国之间围绕多个关键问题进行的和平友好性质的谈判。这些谈判旨在促进两国间的经济交流和发展,以及实现地区稳定与和平。

巴以和谈进程

巴以和谈始于1991年10月的马德里中东和会,此次会议标志着阿以间开始了艰难的和平谈判。尽管在此后的几十年中,巴以双方签署了多项协议,但在诸如耶路撒冷的归属、犹太人定居点、巴勒斯坦难民回归、巴以边界划定等棘手问题上的巨大分歧,导致双方至今未能达成永久性和平协议。2000年9月,以色列强硬派领导人沙龙强行进入伊斯兰圣地阿克萨清真寺,引发了巴以间的长期流血冲突。2007年11月,在美国的斡旋下,巴以和谈中断近7年后重启。然而,由于以色列在2008年底对加沙地带发动的大规模军事打击,和谈再度中断。2010年9月,巴以直接和谈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重启,但双方在关键问题上的立场依然坚定,和谈前景不容乐观。2013年7月,巴以和谈再次重启,但能否取得实质性进展仍是未知数。

和谈障碍

耳路撒冷

耶路撒冷王国问题是巴以和谈中最复杂和最具危险性的议题之一。双方在耶路撒冷的归属问题上存在尖锐对立,以色列坚称耶城为其永恒的不可分割的首都,而巴勒斯坦则强调有权建立以东耶路撒冷为首都的独立国家。

难民问题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是巴以和谈的重要难点。自1948年起,巴勒斯坦难民数量不断增加,他们的回归权利和安置问题一直是双方争论的焦点。

边界问题

巴勒斯坦要求以色列从包括西耶路撒冷在内的阿拉伯被占领土上撤军,退回到1967年战争之前的边界。以色列则对此持不同意见,双方在边界问题上存在显著分歧。

定居点问题

以色列在约旦河西岸和加沙地带建立的犹太人定居点的合法性问题,以及巴以之间水资源的分配问题,也是双方争执不下的焦点。

内幕情况

序幕

1991年10月30日,中东和会在马德里开幕,这是阿拉伯各方和以色列首次在同一张谈判桌上面对面。尽管最初几日双方情绪激动,言语激烈,但随着谈判的深入,双方逐渐展现出寻求和解的愿望。

和平协议

挪威的协助下,巴解组织和以色列政府进行了秘密会谈,最终达成了一项具有历史意义的和平协议。这项协议要求以色列先行从加沙地带和约旦河西岸的杰里科城撤出,以此换取巴勒斯坦在5年自治过渡期内维持对其他被占领土的控制。

有利机会

以色列新任总理伊扎克·拉宾认识到与巴解组织直接谈判的重要性,尽管起初并未公开表态,但最终同意与巴解组织进行秘密谈判。

保密工作

为了确保谈判的机密性,双方采取了严格的保密措施,包括频繁更换会谈地点和使用代号称呼参与者。

协议草案

1993年8月20日,巴以双方在挪威奥斯陆签署和平协议。8月31日,以色列内阁批准了协议草案。9月4日,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宣布认可该协议。

2010和谈

2010年9月2日,巴以直接和谈在美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重启。尽管双方领导人都表达了对和平的承诺,但他们均强调对方应率先采取行动。美国中东问题特使乔治·米切尔宣布,巴以双方领导人将于9月14日、15日再次会面,继续探讨和谈问题。然而,舆论对和谈的前景持怀疑态度,尤其是在以色列停建定居点的决定即将到期的情况下。

2013和谈

2013年7月29日,巴以和谈在华盛顿重启。这是双方代表自2010年9月以来首次重返谈判桌。

中方主张

中国主张坚持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巴以两国和平共处的方向,并将谈判作为实现和平的唯一途径。中国强调应坚持“土地换和平”等原则,国际社会应为此提供重要保障。

参考资料

亚洲历史之巴勒斯坦篇(第一期).哔哩哔哩.2024-10-29

百科知识名词解释(综合).原创力文档.2024-10-29

[名词解释] 巴以和谈问题.不挂科.2024-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