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仰镇,隶属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行政区域面积161.47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末,久仰镇户籍人口为23315人。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属管外苗族地区;1984年,久仰公社改久仰乡;1992年,久敢、摆伟2乡并入久仰乡。2016年1月25日,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剑河县久仰乡建制,设置久仰镇。截至2020年6月,久仰镇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

历史沿革

清雍正年间(1723年—1735年),属管外苗族地区。

清乾隆二年(1737年),基佑、久仰、东皆仰、久吉在摆伟土把总、反前土把总、柳利土千总治下。

民国时期,设乡镇后有久仰,属久吉乡。

1953年,设久仰乡。

1956年,久吉乡并入久仰乡,另辖摆伟乡的党义。

1957年,全境属久仰片。

1958年,久仰管理区属柳川公社。

1961年,属久仰公社。

1963年,以管理区设久仰公社。

1984年,久仰公社改久仰乡。

1992年,久敢、摆伟2乡并入久仰乡。

2016年1月25日,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撤销剑河县久仰乡建制,设置久仰镇。撤乡设镇后行政区域、政府驻地不变。

行政区划

2011年末,原久仰乡辖28个行政村:久仰、毕下、基佑、久丢、久吉一、久吉二、夭那、党义、东库、南开、巫仰、摆伟上、摆伟下、南江、白闹、巫溜、光纪、巫里、党开、奉党、久敢、党敢、尖峰、党薅、久甲、久顺、东阶仰、巫交,下设184个村民小组。有43个自然村。

截至2020年6月,久仰镇辖1个社区、16个行政村:久仰社区、党义村、基佑村、久丢村、久顺村、巫溜村、夭那村、巫交村、久敢村、巫仰村、久甲村、久吉村、摆伟村、江北村、党里村、东凤村、党峰村。

自然地理

地理位置

久仰镇地处剑河县东部,东与柳川镇接壤,南接南哨镇,西与台江县方召镇南宫镇相邻,北与革东镇相连,行政区域面积161.47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久仰镇地貌呈高山深谷状,平均海拔为850米,地表土层贫瘠,地貌以山高沟深和丘陵为主。

气候

久仰镇多年平均气温15.4℃。年平均日照时数1980小时。无霜期年平均280天。年平均降水量1230毫米。

水文

久仰镇海拔主要河流有巫仰溪、夭那溪、巫溜溪三条,将久仰乡分成三大片区,即久仰片、久敢片和摆伟片。

自然灾害

久仰镇主要自然灾害有干旱、2008年中国雪灾等。

土地资源

2011年,原久仰乡有耕地面积8623亩。

人口民族

2011年末,原久仰乡辖区总人口2.1万人。总人口中,男性1.16万人,占55.02%;女性9462人,占44.98%;14岁以下5217人,占25.30%;15—64岁1.41万人,占68.66%;65岁以上1375人,占6.54%。总人口均为苗族。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1人。

截至2019年末,久仰镇户籍人口为23315人。

经济

综述

2011年,原久仰乡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

2019年,久仰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5个。

农业经济

原久仰乡农作物以水稻、玉米、大豆等为主。2011年,生产粮食5730吨。

原久仰乡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1.2万头,年末存栏1.4万头;家禽出栏1.83万羽,年末存栏3.36万羽。

商业经济

2011年,原久仰乡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20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末,原久仰乡有小学15所,在校生2453人,专任教师65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生1360人,专任教师6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2011年末,原久仰乡有文化站1个,村文化活动中心28个;农家书屋28个,藏书100万册。2011年,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基本实现。

医疗卫生

2011年末,原久仰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29个;病床9张。专业卫生人员15人。2011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90%。

社会保障

2011年,原久仰乡有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366户,人数6063人,支出101.37万元;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30人次。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28人。敬老院1家,床位6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1人。参加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4102人,参保率达60%以上。

邮政电信

2011年末,原久仰乡有邮政代办所1个,报纸、期刊累计发行3000多份(册)。电信服务网点1个,固定电话用户2000户,电话用户普及率80%。

交通运输

久仰镇境内有柳川至南哨公路穿境而过。

历史文化

地名由来

久仰,系苗语JesNiangx(纠仰)音译,“久”是翁朗溪的上游,“仰”是最早迁入该地祖先的名字,因寨子地处翁朗溪的上游,与祖先名字相连而得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