侧膜秋海棠(学名:Begonia obsolescens Irmsch.)中国的特有植物。是秋海棠科秋海棠属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达12厘米,根状茎伸长,圆柱状,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卵形或长圆状卵形,边缘有不等大三角形缺刻状之齿,上面褐绿色,下面淡绿色,托叶膜质早落。花葶高约10厘米,花白色,雄花花梗褐色长毛,雄蕊多数,花丝基部稍合生,花药倒卵状长圆形,子房长圆形,果有3翅,种子长圆形,淡褐色。6月开始开花结果。分布于中国大陆的云南省等地,生长于海拔1200米的地区,多生于密林下石缝中,目前已由人工引种栽培。该花形,叶色柔媚。盆栽秋海棠常用来点缀客厅、橱窗或装点家庭窗台、阳台、茶几等地方。

基本信息

种 名:侧膜秋海棠

学 名:Begonia obsolescens Irmsch.

别 名:-

科:秋海棠科

属:秋海棠属

形态特征

侧膜秋海棠(新拟)

Begonia obsolescens Irmsch. in Not. Bot. Gard. Edinb. 21 (1): 37. 1951;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补编2: 538, 541 in clavi. 1983; L. B. Smith et al. in Smithson. Contr. Bot. 60: 77, 87, in clavi, 207. 1986. ——B. leprosy auct. non Hance: Yu in Bull. Fan Mem. Inst. Biology, new ser. 1 (2): 125. 1948.

多年生草本,柔弱。根状茎伸长,圆柱状,扭曲常呈之字形,长可达12厘米,直径5-8毫米,节密而明显,有残存的膜质褐色鳞片,节处生出多数纤维状细长之根。叶全部基生,具长柄;叶片两侧不相等,轮廓卵形或长圆状卵形,长6-8厘米,宽4.5-6.2厘米,先端急尖至渐尖,基部深心形,窄侧呈圆至截形,宽侧向下延伸长达1.5厘米,呈圆耳状,边缘有不等大三角形缺刻状之齿,齿尖常带芒,芒长0.5-1毫米,上面褐绿色,散生短硬毛,常混有短小柔毛,下面淡绿色,沿脉有长卷曲毛,掌状(5-)6条脉,窄侧(1-)2条,宽侧3条,下面明显,侧脉不达边缘;叶柄长4-8厘米,有纵棱,散生长柔毛;托叶膜质早落。花葶高约10厘米,被褐色卷曲长毛;花白色,常2朵,呈二歧状;雄花花梗长1.5-1.8厘米,被褐色长毛,花被片4,外轮2枚宽卵形或长圆形,长7-8.5毫米,宽6-8毫米,先端圆,有明显脉,内轮2枚长圆形至椭圆形,长5-6毫米,宽2.5-3毫米,先端钝;雄蕊多数,花丝长1-1.8毫米,基部稍合生,花药倒卵状长圆形,长1-1.1毫米,先端微凹;雌花未见,子房长圆形,无毛。蒴果有3翅,翅近等大,斜三角形,无毛;种子长圆形,淡褐色。花期6月开始,果期6月开始。

产地

产于云南省西畴县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金平)。生于密林下石缝中,海拔1200米。模式标本采自麻栗坡。

生长习性

生于密林下石缝中,海拔1200米。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