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氏谭录》是由宋代作家张洎创作的一部笔记小说,书中记载了他在作为南唐使者访问北宋期间,听闻贾黄中讲述的故事。这些故事主要涉及唐朝的历史事件和人物逸闻。

内容简介

《贾氏谭录》由张洎撰写,是一卷笔记小说。书中内容源于张洎在代表南唐出使北宋时期,记录下的贾黄中所讲述的故事。作品前附有张洎本人的自序,注明时间为赵匡胤开宝三年。据《宋史·贾黄中传》记载,贾黄中当时担任左补阙职务,这与张洎的自序相吻合,表明两人在此期间有过密切接触。张洎在序言中提到将这些故事留给感兴趣的人阅读。然而,晁公武在其著作《读书志》中却描述张洎是在南唐派遣至北宋时,记录下了贾黄中的言论并将其呈献给南唐君主。这一说法可能是因为晁公武没有仔细查阅张洎的自序所致。历史上记载贾黄中熟知朝廷内部的许多故事,他的讲述引人入胜,听众无不为之着迷。因此,《贾氏谭录》中所记述的内容大多是有关天宝的人物和事件。晁公武指出原本收录了三十多个故事,而在明代陶宗仪的《说郛》中只收录了九个故事,宋曽慥的《类说》则收录了十七个故事。相比之下,明代《永乐大典》的版本更为详细,收录了更多的内容。通过综合不同版本的信息,我们得以整理出共计六十二个故事,几乎涵盖了张洎最初计划收录的所有内容。此外,《贾氏谭录》还包含了一篇原叙,但在《类说》和《永乐大典》中均未能保存下来,只有《说郛》中保留了完整的文本。为了弥补这一缺失,我们将这篇原叙重新收录在卷首。尽管《贾氏谭录》的篇幅并不算长,但它所记载的一些细节,比如“牛李之党”的起源、“周秦行纪”一书的真实性等,都是历史文献中未曾提及的。同时,书中还提到了一些文化现象的起源和发展,如“兴庆宫唐华清宫含元殿”的建筑风格、“淡墨题榜”的做法,以及“院体书、百衲琴、澄泥砚”等物品的发展历程。这些内容对于研究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相较于其他同类作品,本书的内容更加真实可靠。

作者介绍

张洎(934-997),字师黯、偕仁,出生于安徽省全椒县草庵沿河村(现名)。他性格豁达,文笔清新,广泛涉猎佛教和道教的经典。张洎在南唐考取进士后,历任礼部员外郎、知制诰等职,负责起草诏书,参与国家机密事务,深受李煜的信任。后来,他还担任过中书舍人,成为清辉殿大学士赵匡胤攻占南唐后,张洎随同李煜一同被俘。在南京城被包围之际,他曾建议李煜抵抗投降,并起草秘密信件请求援军。当宋太祖质问他时,张洎坦然承认自己的行为,并表示愿意为此牺牲生命。这种忠诚的态度赢得了赵匡胤的赞赏,随后任命他为太子中允,进入舍人院工作。由于张洎曾经效忠两个政权,他在讨论政事时往往倾向于迎合赵光义的意见,这一点最终引起了太宗的不满,导致他被贬为刑部侍郎。不久之后,张洎在京都(即今天的开封市)去世,享年六十四岁。他被追封为刑部尚书。张洎留下了五十卷的文集,其中包括《贾氏谭录》,这部作品是他作为南唐使者访问北宋时,记录下来的贾黄中讲述的天宝轶闻。

参考资料

贾氏谭录 .读书网.2024-09-20

贾氏谭录 .缺书网.2024-09-20

贾氏谭录 涑水记闻.豆瓣读书.2024-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