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政府驻彭范道,人口45880人,面积80平方千米。辖29个村委会:范道、张谦、柯、杨桥、西洪、学堂、袁大、仄船、名山、朱山、上汪、余祠、中门、天益、鹤桥、边街、晏庄、子禹、华若、黄湾、洋湖、柯胡、京南、九龙、均畈、大鲁、下余、彭晚、屋段村。

茗山乡位于大冶市市西部,地处大金省道,陈贵苗木花卉走廊的边缘地带,大冶西北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板块经济之中。东与陈贵接壤,南与灵乡毗邻,北与金山店交界,西与鄂州太和镇隔山相望。

现有国土面积约69.83平方千米(2017年)。全乡可用耕地面积44642亩,其中水田33194亩,林业用地23000亩,森林覆盖率为29%。

历史沿革

1949年5月茗山解放,属保安区,1955年属矿山区;1975年,茗山、洋湖、杨桥三个小公社合并为茗山公社,1984年3月改称茗山乡。

地理环境

位于东经114°41′~114°48′50″,北纬30°~30°04′50″。地处大冶市西部,东与陈贵镇相邻,南与灵乡镇相连,西与鄂州市太和镇接壤,北与金山镇毗邻。乡人民政府驻地范道村,电话区号0714,邮政编码435125,东距大冶市区25.3千米。

地形地貌

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大部分为丘陵山地,以丘陵为主,间有平畈。境内最高点为大茗山山峰,海拔340米。最低点位于境内子禹村,海拔52米。

自然资源

茗山乡地跨东经114.48',北纬30.03',属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7℃左右,最高气温40.1℃,最低气温-10℃,无霜期261天,年最大降雨量1929.4毫米,主导风向为东偏南风,年最高频率为21%。

茗山乡非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的矿藏有硅灰岩、玻璃岩、膨润土、凝灰岩等,金属矿产有铅锌矿铁矿铜矿金矿等,至今均未开发利用。

生物资源

茗山乡农作物品种丰富,有20多个地方品种,18个引进品种,主要有稻、麦、棉、薯、豆、油、麻、玉米、花生等。动物种类繁多,

鱼类有黄鱼、鲤鱼、鲫鱼、鲢鱼、青鱼草鱼、鳜鱼、边鱼、黄鳝泥鳅中华鳖等30余种;家禽有鸡、鸭、鹅、豚等10余种,鸟纲40余种,走兽20余种;有青蛙、甲虫、龟、蛇等爬行纲田螺等底栖动物;文蚌、珍珠𫚉等贝类动物;虾、蟹等甲壳亚门;珍稀动物有眼镜蛇金环蛇、野狼、中国大鲵麋鹿等。全乡共有植被种类近500种。

行政区划

2011年末辖上汪、范道、朱山、晏庄、边街、柯胡、子禹、余祠、茗山、天一、屋段、彭晚、杨桥、西洪、仄船、柯畈、张谦、袁大、鹤桥、学堂、洋湖、黄湾、均畈、九龙、京南、下余、大鲁、华若、中门29个村民委员会

下辖村

人口民族

(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

2011年末,辖区总人口42285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2100人,城镇化率5.0%,总人口中男性22785人,占53.9%;女性19500人,占46.1%。14岁以下6765人,占16.0%;15~64岁31715人,占75.0%;65岁以上3805人,占9.0%。总人口全部为汉族。2011年人口出生率17.4‰,人口死亡率4.6‰,人口自然增长率12.8‰。

辖区总人口36788人(2017年)。

辖区东西最大距离6.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12.5千米,总面积69.5平方千米。其中陆地48.2平方千米,占69.4%;水域7.7平方千米,占11.1%,人口密度每平方千米604.3人。

政治

机构设置

茗山乡政府所在地位于茗山范道村彭范道自然村。政府现有在职在编的干部职工60余人,政府机关内设党政办等5个办公室,各办公室的职能为:

党政办公室:负责协调党的建设、政务监督、来信来访文秘机要、人民武装、纪检监察、群团、人事管理、信息、统计、民政劳动等社会事务、行政后勤等工作;承担乡人大、政协、组织、宣传、统战等方面的有关工作。

农业办公室: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乡、村农业、科技发展规划;引进推广农业新技术、新项目,推动农业社会的服务体系的发展和完善,做好农田水利建设等工作。

企业办公室:研究制订和组织实施乡、村工业、商贸、科技经济发展规划;引进推广工业新技术、新项目,为乡镇企业发展创造条件。

计划生育管理办公室:负责贯彻上级有关计划生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开展计划生育及有关人口的规划、协调、指导、宣传、管理等工作。

政法办公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办公室):负责贯彻上级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政策,研究并提出乡综合治理工作;制订法制宣传及普及法律常识,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管理人民调解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

经济

农业

耕地面积4.0万亩,人均1.0亩,基本形成粮油、畜牧产业模块,2011年农业总产值0.6亿元。

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2011年全域粮食播种面积5020.5公顷,总产2.6万吨,人均650千克;主要经济作物有棉花、蔬菜、油料等,总共播种经济作物面积2106.7公顷,总产15635吨;畜牧业以生猪为主,2011年生猪出栏2.9万头。2011年末农民人均纯收入5119元。

工业

域内工业企业以制造业为主。2011年,全乡工业总产值6.7亿元,共有工业企业423个,其中县级规模企业17个,个体工商户291户,从业人员2689人,

财政金融

2011年财政总收入806万元,同比上年增长100%,其中一般预算收入214万元,比上年增长81%。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05万元,增值税403万元,企业所得税52万元,个人所得税40万元。人均财政收入191元,比上年增加5%。境内金融机构2家,2011年末个各类存款余额1.5亿元,人均3571.4元,比上年增加30%;各项贷款余额0.8亿元,比上年增加35%。

支柱产业

机械铸造业

茗山机械厂主要生产汽车、拖拉机、水泥机械、潜水泵缝纫机、矿册船舶配件及总装配件,与省内外近百家大中型企业和配件公司有供货和协作关系。该厂现有职工93人,工程技术人员35人,其中高级工程师4人。厂区占地面积30000平方米,其中厂房8000平方米,拥有固定资产320万元,年产值500万元,年实现利税70万元,产品曾销往泰国马来西亚等东南亚25个国家和地区。

建筑业

茗山建筑公司于1985年成立,2001年8月茗山乡12个建筑队以实物出资组建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现拥有固定资产860万元,施工机械设备416台(套),年完成施工产值5000万元,资质为二级施工队。

烟花爆竹业

茗山素有“花炮盛乡”的美誉。茗山烟花爆竹业自1979年发展至今,已有25年的发展史,成为了茗山的支柱产业,现有花炮厂家12家,从业人员4000余人,年产值2000万元,产品远销新疆、内蒙、江苏省浙江省等地。

文化

名称来历

因境内大茗山派生得名。

特色产品

茶叶

全乡现有茶场5000亩,年产优质茶叶6万斤,精细茶2.5万斤,产值愈4万元,是黄石地区最大的茶叶基地。近几年开发的“龙井”、“毛尖”等桃花茶系列品种,曾分别获95年春季黄石市地区名茶的特等优质茶和一等优质奖,享誉鄂东南,市场前景较好。

优质米

米料外观亮泽,口味纯正香甜,低糖低脂,高蛋白质,含多种微量元素,营养丰富,俏销于中南诸省市,年销售收入3000万元。茗山大畈经过三期农业综合开发,已形成了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区,年产优质稻谷1500万斤,加工成优质大米1100万公斤。

布朗李

景色艳丽,具有特殊的香气,甘甜如蜜,肉质细嫩,营养价值较高,除鲜食外,幼果可加工蜜饯,制罐头,很受消费者欢迎,茗山通过引进与普及,已建成300亩以上的布朗李种植基地3个,年产布朗李10万斤。

社会

文化艺术

2011年末有乡文化站1处,村级文化活动中心29处,各类图书室29个,藏书2余万册。2011年成立茗山乡诗联书画学会。

教育

2011年末有幼儿园3所,在园幼儿886人,专任教师45人;小学10所,在校学生3489人,专任教师110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1所,在校学生1385人,专任教师9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达100%。

医疗卫生

2011年末有各级医疗卫生机构30个,床位32张,每万人拥有病床8张。专业卫生人员59名,其中执业医师12人,执业助理医师7人,注册护士15人。29个村村民全部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100%。

体育

2011年末有学校体育场1个,看台设座椅1000张。31%的村庄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12%。

广播电视

1996年建成茗山乡有线电视台,现有有线电视用户3496户,入户率31.3%;电视综合覆盖率达96%。

社会保障

2011年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59户,人数79人;医疗救助32人次,共支出15.76万元。民政部门救助对象户参加农村医疗保险1746人,共计103740元,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605户,人数1551人,支出125.232万元,月人均68.5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10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9.5396万元;敬老院1家,床位50张,收养农村五保人员32人。配合慈善助学活动的开展,报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局审批,救助9名贫困应届大学生,救助金额达23000元。 

获得荣誉

2021年6月,茗山乡党委被授予湖北省“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参考资料

我爱这座城市,因为它的存在——大冶市茗山乡篇_芳香.搜狐.2021-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