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铁线莲(学名:Clematis parviloba Gardn. et Champ.)是毛科,铁线莲属木质藤本植物。一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纸质,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花序梗、花梗密生短柔毛;萼片开展,白色,椭圆形或倒卵形,9月至10月开花,11月至12月结果。

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省四川省湖南省西部、湖北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从西喜马拉雅经印度缅甸,一直分布到菲律宾。生山坡、山谷灌丛中或沟边、路旁。

该种茎和根药用,有行气活血、祛类风湿性关节炎、止痛作用,治跌打损伤、痕滞疼痛、风湿性筋骨痛、肢体麻木等功用。

形态特征

藤本。枝有棱,有柔毛。

一至二回羽状复叶,或二回三出复叶,基部二对常2-3裂至3小叶,茎上部有时为三出叶;小叶片卵状披针形、长卵形至卵形,长1.5-8.5厘米,宽1-3厘米,顶端渐尖,基部圆形,全缘或有粗锯齿、牙齿,上面干时灰褐色,下面灰绿色,两面有贴伏柔毛,下面较密。

聚伞花序或圆锥状聚伞花序,3至多花,偶有花单生,腋生或顶生,常与叶近等长;花梗上小苞片显著,卵形、椭圆形或披针形;花直径1.5-3.5厘米; 萼片4,开展,白色,近长圆形至狭倒卵形,长0.8-2厘米,宽3-7毫米,外面有绢状毛,内面近无毛;雄蕊无毛,花药长2毫米左右。瘦果卵形,长约5毫米,宽约3毫米,有柔毛,宿存花柱长达4厘米。花期5月至7月,果期7月至9月。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山谷灌丛中,林边、路边或沟旁。重瓣铁线莲性耐寒(茎和根系可耐-10℃低温),耐旱,较喜光照,但不耐暑热强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及轻沙质壤土。根系为黄褐色肉质根,不耐水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云南省(海拔1200-3200米)、四川省(900-2600米)、贵州省广东省(600米)、广西壮族自治区(500-1000米)、台湾省北部、江西省南部(700-1100米)、浙江省南部。大日本帝国也有。模式标本采自香港特别行政区

主要价值

株形丰满美观,为提高观赏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导致当年无花可赏。一般可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后进行轻度修剪,只剪除过于密集、纤细和病虫茎蔓即可,对于过长的、徒长茎蔓,也可采用修剪进行短缩。重瓣铁线莲的茎细而脆容易折断,应注意对茎蔓的绑缚牵引。对于要保留的枝条,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以防折断。

园林栽培中可用木条、竹材等搭架让铁线莲新生的茎蔓缠绕其上生长,构成塔状;也可栽培于绿廊支柱附近,让其攀附生长;还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篱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篱笆上,将灌木绿篱变成花篱。也可布置于墙垣、棚架、阳台、门廊等处,效果显得格外优雅别致。

近种区别

该种分布广,变异大,一般在我国东部的标本常为单聚伞花序,萼片较厚,外面毛较长,而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地区标本则由单聚伞花序至圆锥状聚伞花序,萼片较薄,外面毛较短,子房有时稍有柔毛,其他特征基本一致,且有过渡类型,故作同一种处理。

主要变种

长药裂叶铁线莲(变种)

该种与裂叶铁线莲区别:花单生,或聚伞花序 有3-5花;花较大,直径3-5.5厘米,萼片长1.5-3厘米;花药较长,长2-3.5毫米。花期4月至5月。

云南省东部及四川省。生海拔800-1200米间的山坡林中或林边。模式标本采自云南富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