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与权力》是2003年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周宁。

内容简介

本书由探讨义和团的戏剧性格开始的,分析特定社会历史中戏剧的意识形态意义。书中囊括了第一章从义和团〝戏缘〞开始分析中国传统社会的〝戏曲意识形态〞,戏曲如何组织乡村的公共生活,作为民间意识形态提供给乡民集体认同的观念、价值与思维模式及分析中国现代史学与历史剧创作和理论与政治权力之间的复杂关系等5个章节。在每个章节中作者坚持同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同一种价值趋向与知识策略,着重分析不同时代中西戏剧艺术中知识与概略的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与方式。

在本书的各章中,笔者始终坚持同一种研究视角与方法、同一种价值趋向与知识策略,着重分析不同时代中西戏剧艺术中知识与权力的建构与解构的过程与方式,其中意识形态是一个关键性概念。

作者简介

周宁 1961年生,厦门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厦门大学中文系主任。1992年毕业于南京大学,获文学博士学位。90年代中期开始从事跨文化研究,关注西方的中国形象问题。1998-2002年往布里斯托尔大学戏剧系与美国伊利诺依大学东亚与太平洋研究中心访问研究。主要著作有《比较戏剧学》、《幻想与真实》、《永远的乌托邦》、《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想象与权力:戏剧意识形态研究》、《中国形象:西方的学说与传说》等。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天地大舞台:义务团运动戏剧性格的文化启示

第一节 义和团的戏缘

第二节 义和团运动的戏剧文化语境

第三节 义和团运动的戏剧意识形态

第四节 天下之险:国民文化心理深层结构中的戏剧性

第二章 戏·戏教·戏禁:意识形态语境中的传统戏曲

第一节 戏曲与民间真理

第二节 戏曲作为公共文化空间

第三节 禁戏传统与权力游戏

第四节 《磨尘鉴》:戏教与意识形态合作

第三章 从历史构筑意识形态:中国现代史学与史剧的意义

第一节 新史学与新史剧

第二节 真实性抑或现实性:有关历史剧讨论的讨论

附:史剧冲突中的个性意识与国族意识

第四章 想象的意义:从疯狂中建立理性

第一节 哈姆莱特的疯狂

第二节 莎士比亚米歇尔·福柯:疯狂的理性深度

第三节 堂吉诃德的疯狂

第四节 忧郁王子与愁容骑士:理性/疯狂的界限

第五节 疯狂就是智慧

第五章 史诗剧场与残酷戏剧:现代剧场政体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一节 《马拉/萨德》:探索史诗剧场与残酷戏剧的共享基点

第二节 剧场政体的意识形态批判

第三节 戏剧:现代精神仪式

第六章 英国探索戏剧的审美意识形态意义

第一节 从独立剧场到另类戏剧:探索的历程

第二节 探索或先锋或其他:探索的意义

第三节 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表演实践的文化与权力

附录一 双重他者:解构《落花》的中国想象

附录二 花园:梦想的空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