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伦敦(Xhosa语:eMonti;南非语:Oos-Londen)是南非东开普省布法罗城市大都会市的一个城市,位于南非东南海岸,大部分地区位于布法罗河和纳洪河之间,是南非唯一的河港口。建于1847年,有船舶修理、机械、制革、纺织、卷烟、黄桃罐头等工业。渔业基地。主要输出羊毛、皮革、柑橘、肉乳制品等。有机场。东伦敦的面积为156.7平方千米。

历史沿革

早期历史

1820年移民之一的约翰·贝利(John Bailie)勘测了布法罗河口,并于1836年建立了这座城市。在Signal Hill上有一座纪念碑来纪念这一事件。该城市围绕南非唯一的河港口形成,最初被称为雷克斯港(Port Rex)。后来为了向英国首都伦敦致敬,改名为伦敦,因此得名东伦敦。西岸的这个定居点是东伦敦的核心,1914年被提升为城市地位。在19世纪中期英国移民与当地的科萨人之间的边境战争期间,东伦敦作为供应军事总部的补给港口。1847年,在西岸建造了英国堡垒格拉摩根堡,并于同年并入了开普殖民地。这座堡垒是一系列由英国建造的堡垒之一,包括穆雷堡、怀特堡、考克斯堡、哈尔堡、杰克逊堡和博福特堡,这些堡垒位于后来被称为英国卡夫拉利亚的边境地区。随着港口的发展,定居者开始在此定居,包括德国移民,其中大多数是单身汉。这些移民负责了东伦敦附近一些城镇的德国名称,如斯塔特海姆(Stutterheim)和柏林(Berlin)。如今,在东伦敦仍然常见到德国姓氏,如Gehring、Salzwedel和Peinke,但是移民的后代迅速被英国化。现有的港口位于布法罗河口,毗邻印度洋,始于1870年。1872年,在其首任总理约翰·莫尔特诺(John Molteno)的领导下,开普殖民地从英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独立。新政府于1873年合并了东伦敦、东伦敦东部和潘缪尔三个相邻的定居点,形成了当前市政府的核心,并于1876年开始修建该地区的铁路线,从河的东岸开始。与此同时,他们开始建设东伦敦港口。这些新的基础设施迅速加速了该地区的发展,形成了今天繁荣的东伦敦市。布法罗河上的独特的双层桥于1935年竣工,至今仍是南非唯一的这种类型的桥梁。现代的景点包括盖特利之家、市政厅、开普铁路、纳洪博物馆、东伦敦博物馆(收藏有古代鱼类哥利鱼的标本,曾被认为已经灭绝,1938年被渔民在东伦敦附近的查伦马河口发现),以及众多纪念雕像

种族隔离时期

1948年,南非国家党掌权,开始实施种族隔离政策。种族隔离主义教条设想在南非完全分离种族,东伦敦也不例外。1950年,《区域分区法》被列入法典,要求所有城市地区进行绝对的种族隔离。1951年,负责执行该法案的土地所有权咨询委员会开始对东伦敦的空间重新分配进行初步调查。在种族隔离政策出现之前,东伦敦的居住区就已经长期存在。1941年,东伦敦市政府将东岸的居民迁至新建的邓肯村(Duncan Village)。1951年,东伦敦禁止了所有种族间的财产交易。1955年,阿马林达地区被政府公报第21号宣布为南非白人区。这意味着市政府为了容纳黑人居民的计划被放弃。1953年,东岸的居民被强制迁至新建的姆丹特塞尼(Mdantsane)乡。1966年2月,南非政府将姆丹特塞尼定义为一个独立的家乡乡镇。1956年,种族隔离政策的设计者、总理亨德里克·弗鲁沃德(Henrik Verwoerd)禁止东伦敦市政府扩建现有的邓肯村,并批准了姆丹特塞尼的建设。1961年,这些计划为该市的一个明确楔形区域分配了亚洲人和有色人种的居住地,其中包括了北端和最近宣布的布法罗平原地区。这一计划引起了该市的巨大反感,引发了来自包括黑色丝带组织、工会和各种黑人社区组织在内的众多组织的请愿书和投诉信。1967年,东伦敦市政府宣布该市的大部分地区为南非白人居住区,除了包括帕克赛德、帕克里奇和布法罗平原地区在内的一大片土地区域被划为有色人种居住区。邓肯村的某些地区被废除,其非洲居民被迁走,新的有色人种和亚洲人居住地在1973年被建立和宣布。同年,新建的布雷林(Braelynn)被宣布为印度人区,而布法罗平原扩展区和佩夫维尔(Pefferville)被宣布为有色人种区。有色人种区和邓肯村的建设/扩建在1983年被暂停。

种族隔离时期之后

1994年种族隔离结束后,东伦敦成为东开普省的一部分。2000年,东伦敦成为布法罗城市大都会市的一部分,还包括了昆斯、比绍和姆丹特塞尼,并成为该市的行政中心

经济

东伦敦是该省第二大工业中心。汽车工业是主要的雇主。梅赛德斯-奔驰集团的一家大型工厂位于港口旁,生产奔驰等车辆供应本地市场,并出口到美国和巴西。其他产业包括服装、纺织、制药和食品加工。20世纪80年代的国际制裁对东伦敦港口的经济造成了损害。近年来,戴姆勒公司等企业的巨额投资使港口得以发展,包括新的汽车码头。从1960年代到1990年代,种族隔离政府通过税收和工资激励措施,吸引工业投资到当时的黑人“独立国家”,包括附近的西克赛。投资因此流入到周边地区,如杰克逊堡和丁巴扎,使得东伦敦相对孤立。交通基础设施恶化,港口活动逐渐减少。为了鼓励对东伦敦的投资,2004年在西岸建立了东伦敦工业发展区(IDZ),靠近港口和机场。1500公顷的土地已经开发,并且该地区是南非四个免税开发区之一。

景点

东伦敦博物馆、Inkwenkwezi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Amathole博物馆、胡德角灯塔和东伦敦海岸自然保护区等都是东伦敦的旅游景点。

交通

东伦敦由两条国家公路服务:沿海N2高速公路将其与昆斯、马兰达、格雷夫和开普敦西部以及姆塔塔和德班东部相连。它是N6的南端,该公路经过科马尼和阿利瓦尔诺斯到布隆方丹市。N2的旧部分已被重新编号为R102。R72是通往波特伊丽莎白的另一条路线,经过阿尔弗雷德港。R346是通往威廉王镇的另一条路线。东伦敦和南非其他主要城市一样,使用都市(或M)路线作为其主要城市道路的第三层。东伦敦火车站提供通往开普敦和约翰内斯堡的长途客运服务,途经斯普林方丹,以及当地服务。卡尔·帕洛机场是一座商业机场,提供到南非其他大城市的航班服务。

著名人物

东伦敦出生或成长的著名人物包括遗传学家和医学科学家安东尼·克利福德·艾利森、橄榄球运动员马克·安德鲁斯、女演员马萨利·巴杜扎、四届世界冲浪冠军温迪·博萨、国际板球运动员马克·鲍彻、拳击手沃扬尼·布恩古、歌手让-米歇尔·拜伦、艺术家诺曼·凯瑟琳、博物馆馆长玛乔丽·考特尼-拉蒂默、活动策划者科林·考维、演员洛姆拉·丹达拉、萨克斯手和作曲家迪利安斯、流行乐队The Dealians、演员瑞安·德维利尔斯、国际高尔夫球手厄尼·艾尔斯、投资者和慈善家艾伦·格雷、游泳运动员和1952年奥运会冠军琼·哈里森、橄榄球运动员罗里·科科特、国家羽毛球运动员雅各布·马利卡尔、2019年和2023年橄榄球世界杯赛冠军马卡佐莱·马皮姆皮、时装设计师和前美国南非大使拉娜·马克斯、歌手兼词曲作者Msaki、拳击手韦尔科姆·恩西塔、喜剧演员塔茨·恩孔佐、测试板球运动员马卡亚·恩蒂尼、板球运动员史蒂夫·帕尔弗曼、女演员索索·朗库、赛车手伊恩·斯切克特、1979年一级方程式赛车冠军约迪·斯切克特、游泳运动员和美国游泳教练乔恩蒂·斯金纳、开普殖民地总理约翰·戈登·斯普里格、赛车手韦恩·泰勒、橄榄球运动员安德烈·沃斯、南非自由党高级政治家沃特·韦塞尔斯、作家和反种族隔离活动家唐纳德·伍兹、音乐家扎哈拉和电影导演贾米尔·X.T.库贝卡。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