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绣,是以四川成都地区为中心的刺绣产品的总称。因四川省地带古称为“蜀地”,所以将其刺绣产品称之为蜀绣。蜀绣又名川绣,与苏绣、湘绣、粤绣齐名,合称为“中国四大名绣”,被誉为“蜀中瑰宝”。蜀绣是中国刺绣传承时间最长的绣种之一,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名。

蜀绣起源于何时,已无从查考,但早在古蜀国时期就已经出现,蜀国最早的君王蚕丛已经懂得养殖春蚕,到了汉朝,政府在成都专门设置了“锦官”进行管理。蜀绣的特点是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蜀绣技艺严谨精密,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法有12大类122种。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等。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蜀绣分为重庆市蜀绣和成都市蜀绣。

2006年5月20日,蜀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满足现代市场的多元需求,蜀绣的创作题材有了许多创新其中,既有参照工笔画的特点进行的创作,也有模仿油画的逼真写实作品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

2012年12月3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蜀绣”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历史沿革

古蜀及秦国时期

蜀绣历史悠久,最早可上溯到三星堆遗址,随着发展,蜀地有了丝织品后民间刺绣日益兴起发展到秦汉时期已具有一定的技艺标准。

秦国灭蜀之前,蜀地的丝织技术便已经是十分娴熟。根据《史记》的记载,张骞出使西夏国归来时,曾经说他在大夏是看到了蜀郡所出的布帛,询问来历时,说是毒国可同蜀地商人进行来往贸易。

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时期的刺绣,以战国楚墓出土的刺绣最具代表性:主体常用多行锁绣覆盖,图案多见动感十足的蟠龙飞凤,穿梭于流云、枝蔓之中,颇富浪漫色彩和韵律感,仿佛把人带回了那个刀光剑影、群雄并起的战争年代。

汉代

汉代,刺绣从专业生产到广泛应用于服饰、装饰、日用品,绣品底料多为绢,针法以锁绣为主、平绣为辅。图案常用云纹、卷草纹。风格细匀、连绵,其飘动感为汉代刺绣所独有。此时神仙思想盛行,与神仙相联系的云纹备受人们偏爱;而卷草纹也体现了汉代大一统和民族融合的趋势。

三国两晋南北朝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政权更迭最频繁的时期,也是民族大融合,道教、佛教以及波斯希腊等中外文化交融的时期。此时的蜀锦特点也发生了变化:南北朝时期,蜀锦图案大多以对称形式,动物或卧或立,安详静态为主,其造型与汉代的奔腾气势相比明显温顺安详;蜀锦织物组织,逐渐从经线起花,转向了以纬线起花的纬锦组织。

魏晋南北朝的刺绣在民族融合与中西方交流的大背景下,刺绣得以发展。其图案除了忍冬纹、花鸟纹外,题材还涉及佛像及佛教用品;主用锁绣法,针线细密、满地施绣,配合三晕配色法,加大了刺绣表现力。

隋唐时期

隋唐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也是蜀绣发展的鼎盛时期。随着丝绸之路的贸易往来,织绣品需求剧增,蜀绣在此情势下得以迅速发展,达到历史上的高峰。

宋朝时期

宋代时,蜀绣之名已经流传天下。成都市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优势以及安定的社会条件,使得蜀绣得以安稳发展。

明清时期

明清刺绣种类繁多,风格迥异,进入了一个极盛时期。由于对外贸易与商业的发展,各地刺绣特色更加明显。各地刺绣在原料、针法、题材、色彩等方面各具特色。清代中后期,刺绣艺坛上出现了蜀、苏、湘、粤四个系统,其互相影响又各具地方特色,被誉为中国的四大名绣。清朝中叶以后,蜀绣逐渐形成行业。这一时期,刺绣产品开始由专业的设计师进行设计,产品逐渐划分为穿货、戏衣、灯彩三个行业,蜀绣曾在1915年的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获奖。

近现代

清朝爱新觉罗·旻宁年间,开始出现四川劝工局,绣品专供皇室享用。辛亥革命以后,蜀绣逐渐趋于大众化,向大宗商品方向发展。1925年前后,仅成都市就有刺绣从业人员一千多人,店铺六十余家。20世纪50年代,蜀绣遍布四川省民间。70年代末,川西农村几乎是“家家女红,户户针工”,刺绣从业人员达四五千人之多。1981年后,蜀绣有了较大发展,除蜀绣厂专业从事刺绣的工人外,农村郊县加工刺绣的人员迅速增至七、八千人。1982年的中国工艺美术品第二届大众电影百花奖评选,以及1985年的巴黎博览会,蜀绣都赢得了极高的荣誉。经过漫长的发展,蜀绣逐渐形成针法严谨、片线光亮、针脚平齐、色彩明快等特点。蜀绣用成都市地区练染的各色散线(较粗松的丝线)或丝线(较细紧的丝线)绣制于本地所造绸缎上。

9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市民开始热衷麻纱、缎面、棉质等纺织品,因蜀绣缺乏技术、创作和设计更新,图案老化,实用性、市场性不断缩减,蜀绣逐渐步入没落。2009年,成都境内真正从事蜀绣的企业仅仅只有10多家,初级绣娘仅有近400人,主要集中在安靖街道,年产值不到3000万元。2013年,成都蜀绣产业年产值已突破2.5亿元。2014年,成都市蜀绣经过5年的发展,已培训绣娘5526人,有1500余名绣娘长期从事蜀绣刺绣工作,其中510名绣娘获得了初级职业资格认证,244名绣娘获得中级职业资格认证。

2016年,安靖蜀绣产业产值达2.6亿元。截至2016年9月,成都蜀绣共建立了11个生产基地、12个村(社区)生产车间、较大的规模绣坊20家,家庭绣坊100余个,合作社发展社员700余名,绣娘人均月收入达3000元以上。自2009年至2016年9月,先后培训绣娘7320余人,有1500余名绣娘长期从事刺绣工作,476名绣娘取得了初、中级职业技能资格证书,新培育和引进省级工艺美术大师5名,市级工艺美术大师12名,市级蜀绣传承人3名。

主要特点

蜀绣风格

蜀绣的特点是形象生动,色彩艳丽,富有立体感,短针细密,针脚平齐,片线光亮,变化丰富。讲究施针,针法变化多样,针脚整齐、掺色轻柔、虚实合度、变化丰富,具有浓郁的地方色彩

使用工具

制作蜀绣需要使用到绣花针、绣花剪刀、绣花线、绣花布、绷架、绷、搁手板、三角站架。蜀绣的绣线有数种,包括花线、金线、纱线等。其中花线是最主要的也是最基本的用线,是以百分百的蚕丝为原材料,光滑圆润,在经过高级植物染料在高温中染色制成。蜀绣的布料使用较为广泛,“绫罗绸缎”都可以在上面进行刺绣。但由于蜀绣的工艺特殊性,多选用布身均勻,不易皱褶,光滑平顺的织缎,多采用白底。绷架、绷凳、搁手板、三角站架是根据绣者的身高以及习惯来制作的,相当于写作业的课桌,有高有矮。其中绷架又分手绷和卷绷,也是按照绣者的习惯来选择的。

针法技术

蜀绣针法有12大类,130余种之多,是四大名绣中最丰富的,而70余道衣锦线更是蜀绣所独具。常用的针法有晕针、铺针、滚针、截针、掺针、沙针、盖针等,讲究“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各种针法交错使用,变化多端,或粗细相间,或虚实结合,阴阳远近表现无遗。

车拧法

车拧法也是蜀绣独有的绣法,“车”是指绣品的纹样中心部位,如植物和动物从中心部位起针,四周以旋转的阵型逐渐向外扩展;“拧”是指长短针型从外侧向内部做增针、减针的处理,头尾连接处不相压,运针时由内向外扩散或由四周向中间聚拢,能够紧紧跟随事物的纹理走向,并且针脚收紧,一张一弛,舒适得宜,可充分表现事物的生动活泼。这种针法常与晕针、掺针、撒针、施毛针等针法配合使用。

掺针

针与针紧密靠着,由内到外,用于花瓣叶子逐渐浸色,能事物自然和具有真实感。

铺针

一针与一针之间彼此顺序平铺,一色从头到尾,适用于刺绣物像的底层、轮廓。

锦纹针

全名“衣锦纹针法”,绣的是“衣服上的锦纹”,它最早可追溯到宋代,是蜀绣中用来表现人物穿着的衣物纹样的独有针法,也是蜀绣与其他几大绣最鲜明的区别。衣锦纹针中有许多花纹来自传统蜀锦纹样,现多用于装饰凤蝶总科、蜻蜓、昆虫、鸟兽。现有记载的锦纹针针法多达100多种绣法,极具艺术性。

打籽

用线条绕成粒状小圈,绣一针,形成一粒“子”,打子针法被认为是古老的锁绣法的发展。适宜绣制装饰性较强的图案。

滚针

长短针,一针靠一针的滚,在滚得不露针脚的叫叶藏滚;滚的稀疏现针脚的叫亮滚。适用于花的叶脉,以及树藤、松针、烟云,人物衣褶等。这种针法能够体现绣物的自然形态。

白色荷花

撒针是用于绣物上添色或调和色彩,运用一种稀疏不规则的针脚撒上去,隐约的显现一种色彩,就像一层薄纱撒上去的感觉。适用于绣金鱼的尾尖、雀鸟尾子、脊椎花纹以及一种朦胧美感的事物等。

画面题材

蜀绣画面设计也是极为考究,在蜀绣盛行时,当时一批有特色的画作,如刘子兼的山水、赵鹤琴的花鸟、杨建安的荷花、张致安的虫鸟都纷纷入绣。古代名家画作如苏轼的古木怪石、郑板桥的竹石等,从流行图案山水花鸟、博古到民间传说八仙过海、凤穿牡丹无一不囊括在内,极大地丰富了蜀绣的文化内涵。蜀绣在其题材上进行了许多创新,有参照工笔画的特点进行创作的,亦有模仿油画的逼真写实作品。

栩栩如生的动物纹样

蜀绣产于四川成都地区,因而蜀绣的动物纹样不仅传承了中国传统的动物纹样,还融合了蜀地的地域特色,从而形成独特的动物纹样。动物纹样一般有龙、凤、鹤、鹿、鱼、虫等传统自然题材,以及蜀中特有的动物大熊猫、金丝猴属等地域动物题材。动物纹样通常传达人们生活中的美好寓意,如喜鹊和梅花结合,寓意“喜上眉梢”;大象驮宝瓶,宝瓶中插三戟,寓意“吉祥太平”;吉祥图纹中加喜蛛,寓意“喜从天降”。

明丽的植物纹样

在蜀绣的植物类纹样中,以一些寓意美好、吉祥的植物纹样为主(如图2“植物纹样”),如花中四君子——梅、兰、菊、竹,以及象征坚贞不屈的松、出淤泥而不染的荷、健康长寿的桃、高贵端庄的牡丹以及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等,这些植物纹样都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期许和对高尚品德的追求。

逼真传神的人物纹样

人物纹样多源自蜀地人物故事、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剧内容等,如孩童、仕女和南极仙翁等人物形象以及“麻姑祝寿”“八仙过海”和“许状元祭塔”等神话中的形象。人物故事题材被广泛运用在蜀绣中,体现了蜀绣别样的特色。将象征美好、团圆、吉祥、幸福等寓意的故事,展现在枕套、被面、桌布、绣衣等在中国古代可用于婚礼的喜庆用品上。

气势磅礴的山水纹样

蜀绣的山水纹样多是与中国山水画作相结合而来。中国山水画是传统中国文人抒发情感的主要媒介,画作中直抒胸臆,仕途失意、快意恩仇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双面异色绣

双面幽灵螳螂异色异样绣被誉为“刺绣的最高境界”,即在一幅作品的正反两面,同时运针,绣出的画面分别具有不同的形象和色彩与内涵,却又互不相扰。具有较为鲜明的时代特征,为蜀绣开辟了一条新的发展之路。

异色绣是在双面绣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双面绣,是在同一块底料上,在同一绣制过程中,绣出正反两面图像,轮廓完全一样,图案同样精美,都可供人仔细欣赏的绣品。如今的双面绣已发展为双面异色、异形、异针的“三异绣”,把双异绣技术发展到神奇莫测的境界。用一块底料绣出两面异色的同种图案,称为异色绣。其原理相当于缝纫机的主线与底线,绣制“双面异色绣”技艺的难度更高,除了双面绣的一般要求外,还要照顾到双面针脚、丝缕,做到两面色彩互不影响,针迹点滴不露,使两面异色分明,天衣无缝。

主要流派

蜀绣主要分为重庆蜀绣和成都蜀绣。

代表人物

郝淑萍是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孟德芝,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康宁,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蜀绣代表性传承人。

获得荣誉

价值与影响

经济价值

郫都区安靖街道把蜀绣产业纳入郫都区乡村振兴计划,成立蜀绣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创新开展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深入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发展“蜀绣+”项目,先后落地“蜀绣+电竞”“蜀绣+体育”“蜀绣+白酒”“蜀绣+奶茶”等多个项目,开发限量版中秋节伴手礼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特供产品、蜀绣主题游戏角色皮肤等创意产品百余个,推动蜀绣消费市场的跨区域、跨产业、跨时空融合,不断提升蜀绣附加值,“绣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创新

安靖蜀绣对蜀绣产品进行创新,首先确立了主要消费人群,然后根据受众特点进行设计改良,如针对当下年轻人设计的国潮刺绣外套,8种IP形象可以选择,且形象年轻有活力,符合年轻人的审美。其次,拓展产品的类型,不再拘泥于被套、枕套等传统物件,转而设计小巧的中式屏风摆件、蜀绣丝巾、团扇等轻巧的物件,绣面内容简单、富有意境,符合当下人们的审美。最后,扩展产品的范围,如针对信佛之人的禅意系列,有佛手摆件、水墨和尚摆件等。蜀绣还可针对不同的节日,对应生产不同的节日限定产品,迎合节日的气氛,也符合现代人的消费观。

文化交流

2023年,在成都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上,引入了蜀绣元素,入场环节,运动员们踏着以蜀锦“织就”的“锦绣之路”,奔向他们的“锦绣前程”。入场式的引导牌,则由创新设计的蜀绣制成。

地理标志

产地范围

蜀绣产地范围为四川省成都市现辖行政区域。

专用标志使用

蜀绣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四川省成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蜀绣的法定检测机构由四川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原料质量要求

丝线质量要求:桑蚕丝线用传统工艺染色,以本地菜籽油固色,再根据图案的不同需要把一根丝线劈成1/2、1/4、1/8、1/16乃至更细。绣线质量应符合相关产品标准规定。

底料质量要求:优质生丝软缎、软质白画布、蜀锦等,能满足刺绣和装裱的相关性能要求,并符合国家质量技术要求。

画面要求

刺绣图案:健康并具有美感。

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合法图案。

刺绣内容:以绘画类、摄影类、书法类及其他美术作品。主要表现为动物类素材、植物类素材、人物故事类素材、自然类素材、建筑类素材、器物类素材、文字类素材、几何类素材等。

日用品刺绣部分的画面占绣品主体表达面不少于40%。

工艺要求

以纯手工传统工艺设计、勾稿、上绷、配线、刺绣、装裱(缝纫等后加工)、检验等工艺程序进行生产。

针法要求

采用蜀绣传统122种针法。分绣点和线条的针法、绣平面的针法、掺色和色的针法、车拧针类、覆盖针类、缠绕针类、钉线类、施针类、拴针、补绣类、锦纹针类的针法等十二大类针法。

    1. 绣点和线条类:以很细的线迹形成点子,常用于点缀花蕊等纹样的绣法。

    2. 绣平面类:以铺针、盖针、参针、晕针等针法来绣平面的绣法。

    3. 掺色和色类:是指在一个颜色的绣面里掺入另一个颜色以形成颜色过渡的绣法。

    4.车拧针类:是一种利用“旋”、“转”运针的方法来表达圆、曲线、曲面等弯曲形态的针法。

    5. 覆盖针类:用于绣人物脸、手等表现皮肤的晕色的绣法。

    6. 缠绕针类:是一种针线相绕、结环成绣的绣法。

    7.钉线类:是指使用较粗的绣线在布面上盘出图案,再另外用细线使用短平针将其垂直固定的绣法。

    8. 施针类:是指施加于其他针法之上的针法,是高档装饰画绣中常用的针法。

    9. 鳞甲绣法类:是绣鳞、羽类的针法。

    10. 拴针类:是用来固结绣线的针法。

    11. 补绣类:是把已绣好的绣片缝缀在底布上的一种绣法。

    12. 锦纹针类:是指模仿织锦的纹样和纱线肌理来表现花型的一种绣法。

各种针法要根据画面要求应物施针,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

后加工要求

 工艺品装裱:

(1)软裱:将绣片用真丝锦绫装裱,图案清晰、质感好、无气泡,不脱壳,不断裂,角度准确,丝缕直,纹样正,通幅整齐。

(2)硬裱:将绣片贴在底板或玻璃上,装裱时要去污、清晰,绣面绷平、整洁、无浆迹、无脏斑。镜框、镜架规格正确,油漆光亮、木质表层无伤痕、斑节。

日用品后加工:将绣片或绣品经缝纫、熨烫等方法进行后加工处理,并符合相关纺织品质量要求。

质量特色

产品所用丝线光泽丰富细腻,颜色饱满持久,具有韧性。所用绣底生丝轻薄而不变形,不易崩坏。绣品图案典雅、细致、有丝线的柔和和光泽,所绣作品针脚整齐、线片光亮、紧密柔和、车拧到家,有灵气、不呆板,区别于机绣。作品具有不腐,不蛀,不褪色的特点。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传承与保护

保护

2006年,蜀绣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编号320Ⅶ - 21蜀绣) 。2008年,重庆渝中区的蜀绣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2019年11月,蜀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2020年7月27日,蜀绣入选中欧地理标志第二批保护名单。2022年2月,被列入四川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2023年10月31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蜀绣”项目保护单位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艺术研究院)评估合格。

传承

蜀绣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其现代化传承至关重要,是中国手工艺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传统手工艺文化历史的延续,安靖蜀绣之乡是蜀绣的发源地之一,很早就有制作蜀绣的传统工艺,安靖的蜀绣基地为了促进城乡女性再就业,采用居家作业方式,选择以家庭为单位的,居家生产模式,助力解决蜀绣的传承和城乡妇女灵活就业的难题。安靖镇逐步建成了集培训、生产、研发、销售于一体的灵活就业基地。

其中,绣娘培训基地“七彩绣坊”,不仅提供蜀绣针法技艺教学,还邀请了专业人士,实行技能教学和观念引导两路并行的计划。同时采用师徒制,使学徒从理论到操作,系统掌握蜀绣制作的技能。“七彩绣坊”已培训学员3300余人,其中有1000余人从事蜀绣相关工作。安靖街道的蜀绣教育传承已经渗透到了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安靖镇上的学校大都开办了蜀绣兴趣班、社团等,从娃娃抓起,培养兴趣爱好,这些都将为发展蜀绣储备人才。中职院校也将筹备开办蜀绣专业,为蜀绣的传承和发展培养专业人才。同时,安靖蜀绣还计划与西南交通大学合作,培养蜀绣设计制作类的高层次专业人才。

郫都区“安靖蜀绣”基地成立起,当地政府对推广壮大蜀绣产业高度重视,成立了专门的工作小组,为蜀绣产业的发展和壮大保驾护航。当地政府对蜀绣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整体规划,制定了《蜀绣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邀请专家进行概念性规划和可行性论证,以振兴蜀绣之乡。自2008年以来,安靖街道建成了占地50余亩的安靖蜀绣公园,建立了“刺绣中原地区——蜀绣馆”“天府蜀绣艺术馆”“四川省邬学强大师工作室”“绣娘培训中心——七彩绣坊”等功能区。现在,安靖街道已成为成都市蜀绣产业核心发展区,蜀绣公园被授予“成都市国家级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称号。

2015年2月18日,天娱传媒发行了由李宇春演唱的《蜀绣》(又名:成都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主题曲)。

相关事件

2023年9月,首届金熊猫奖在成都召开,金熊猫奖获奖证书是由孟德芝大师团队用蜀绣绣制而成,这是国际影视大奖史上第一次用蜀绣绣制获奖证书。

参考资料

蜀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蜀绣.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11

“蜀”遇金熊猫 “绣”给全世界.封面新闻.2023-11-2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国发〔2006〕18号).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2024-11-08

源于四川,兴于重庆,千年蜀绣走出产业发展新路径.上游新闻·重庆晨报.2023-11-24

赏读 | 四大名绣之蜀绣—— 蜀中之宝 始于针尖.中国工艺美术学会.2023-11-24

成渝双城蜀绣大展开幕 名家共绣“洪崖洞与熊猫”.封面新闻.2023-11-24

「非遗」蜀绣,以针代笔“绘”巴蜀之美.方志四川.2023-11-24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关于批准对蜀绣、王泗白酒、九龙花椒、邛酒、唐场豆腐乳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2年第192号公告).中国质量新闻网.2023-11-25

【历史文化】成都蜀锦织绣博物馆:藏蜀地锦绣 品千载历史.方志四川.2023-11-24

非遗课堂 | 非遗文化——“蜀绣”.上海工艺美院终身教育学院公众号.2023-11-24

众专家学者齐聚成都郫县 共谋蜀绣产业发展(图).中国新闻网.2023-11-25

今年安靖蜀绣产业产值将达2.6亿元.网易新闻.2023-11-25

传承蜀绣文化 做强蜀绣产业——安靖镇扮靓“郫县蜀绣”名片.成都市妇联.2023-11-25

时代光影 百部川扬 | 《蜀绣》.中国网.2023-11-25

蜀绣--四川文化走向世界的靓丽名片.中国网.2023-11-24

蜀锦蜀绣铺就“锦绣之路”,中华文化在大运舞台与世界对话.红星新闻.2023-11-24

匠心|飞针走线展示千年绝艺 蜀绣国家级传承人孟德芝:我一生只想做好一件事.封面新闻.2023-11-24

蜀绣代表性传承人康宁——创新技法 传承技艺(工匠绝活).环球网.2023-11-24

蜀绣——非物质文化遗产.微信公众平台.2023-11-25

四川乐至蜀绣成市级非遗 唯一传承人曾用七年时间完成一幅作品.封面新闻.2023-11-24

专访|郝淑萍:蜀绣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协会.2023-11-24

艺术节推动蜀绣产业国际化 成都郫都区加快文旅融合发展.每日经济新闻.2023-11-24

国务院关于公布第一批国家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通知.中央政府门户网站.2023-11-24

403 Forbidden.中国政府网.2023-11-25

匠心|百种针法织成千年蜀绣 蜀绣国家级传承人孟德芝:绣出与时代接轨的作品.百家号.2023-11-25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旅厅.2023-11-25

文化和旅游部关于公布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的公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2023-11-25

《蜀绣》.豆瓣.2023-11-25

“蜀”遇金熊猫“绣”给全世界.华西都市报.2023-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