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锡康(1899年生于广东兴宁径南镇),原名孙晋祥,字迪三,号锡康,汉族。早年积极参与革命活动,致力于报效祖国。
生平经历
1927年进入黄埔军校,曾毕业于南京中央军校第七期步兵科第二总队第一中队(1930年毕业,时29周岁)和庐山特训班,历任排、连、营长,师参谋大队付大队长等职(具体何时何处到任不详)。党证字号是:军持字000七四号。
约民国二十七年到任湖南军管区司令部,民国三十年(即1941年)四月九日任湖南军管区司令部任军官大队大队长。当时湖南军管区司令部事务全由廖鸣欧负责。
1941年底,薛岳乘廖鸣欧视察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时,为排斥异已,竟下令撤销廖鸣欧管区司令部上、中校军官徐进、孙锡康、陈伯华、方国矩、林道生等十余人的职务。为此事,廖鸣欧认为薛岳是非不分,处事不公,与薛岳发生口角。为表示抗议,廖鸣欧向薛岳提出辞职,毅然返乡。在湖南军管区司令部校级军官的职务就因此而被撤除。尔后一直跟随廖鸣欧工作多年,
一九四九年六月三日,广东省惠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廖鸣欧,为促进早日解放,由廖鸣欧带领大部份粤军起义。但被部下李唐俊、徐东来出卖,被国民党广东省政府主席薛岳杀害。
孙晋祥共有三个妻子(李氏、王氏、罗氏制药)和9个儿女(分别是欣权、立权、东权、京权、崇权和清明节、月明、春明、导明)。与罗氏于1945年结婚,罗氏和孙晋祥与张学良夫妇关系密切,婚礼在广州伦敦酒店举行,张学良夫妇为证婚人,在场的还有廖鸣欧将军。
由于廖鸣欧带领大部份粤军起义未曾成功,且当时被迫分散避难,后返回老家兴宁市(时间不详)。解放后新中国刚成立,曾对中国国民党做过事的经受到牵连是打击对象,孙晋祥也不例外,他作为“五类分子”进行劳动改造、戴高帽子,因年老体弱,无法忍受思想上的沉重打击和体罚的煎熬,终于在1965年含冤离开了人世。终年63岁。
孙晋祥去世后,其子女都还年幼,生活极其贫困,其妻罗曼(罗幼妹)为了养活其子,罗不得不把子女送给他人抚养,最后万般无奈带着最小的两个儿子改嫁。因此各散西东各自忙于生存而奔波。
在80年代末许多曾经在被冤枉的同志都相继得到了平反,唯有孙晋祥家人各奔东西无人为之平反。
孙晋祥生前与其他爱国人士张学良、廖鸣欧一样尽忠报国,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热忱,不幸晚年却落得如此境地,常东躲西藏,度日如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