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仁义,男,1964年生,安徽建筑大学徽派建筑研究所所长、建筑与规划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04年9月-2005年12月:浙江大学访问学者。

2004年8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2008年)。

1990年7月在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工作,从事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专业教学、科研及研究生指导工作。

2007年1月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徽派建筑研究所所长。

2009年7月安徽建筑大学建筑与规划学院院长助理、副院长。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主要研究方向

公共建筑、地域文化与徽派建筑、人居环境。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16篇(其中EI检索1篇),出版专著2部,正在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项,主持完成(含在研)国家住房与城乡建设厅软科学课题、安徽省创新试点省项目、安徽省软科学项目、安徽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重点项目以及安徽省高效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级项目(课题)5项;主持各类实践研究性课题20余项。获安徽省优秀设计二等奖、优秀规划设计奖等奖多项。2009年获中国民族建筑优秀人物称号。积极为地方城市建设及学科建设出谋划策,先后参与了安徽省合肥、六安市寿县等地的城市建设和研究工作,在安徽省建筑界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较大的学术影响力。

主要科研工作

科研项目(课题)

1.主持:皖中地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方法与策略研究。安徽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项目批准号为KJ2009A102)

2.主持:现代徽派建筑特色研究安徽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重点课题(项目编号:zj2010_03)

3.主持:区域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主义建筑教学相结合的特色教育研究省级质量工程项目(项目编号:2008jyxm322)

4.主持:黄山市“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关键技术研究安徽省科技厅省项创新课题(项目编号10140106036)

5.主持:基于服务安徽城市建设发展的现代城市建筑地域特色重构研究安徽省科技厅软科学研究课题(项目编号11020503074)

6.主持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徽州传统聚落改造与技术挖掘和传承关键技术研究及示范(2012BAJ08B03)

7.参与国家十二五支撑计划课题建筑空间被动式节能设计与适宜技术集成研究及示范(2011BAJ03B04)

8.参与: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皖北地区历史街区保护、更新、发展侧列的研究与应用,(KJ2010A071)

9.参与:安徽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皖南民居适宜的生态技术研究(KJ2010A069)

10.参与: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方法及改造策略,安徽建筑大学院专题项目2009年

实践工程研究性项目

1.主持: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新区教学主楼设计,获安徽省建设厅优秀设计二等奖(2006年)

2.主持:合肥立基国际广场设计(2006年)

3.主持:六安梦园鹏程学府规划建筑设计(2006-2008年)

4.主持:庐江县县西门岗湾历史街区保护与规划更新设计(庐江建字-079)(2008年)

5.主持:安徽省委党校图书馆设计(国内竞标中标项目),2007年

6.主持:安徽省寿县行政服务中心设计(国内竞标中标项目),2008-2009年

7.主持:六安市党风廉政教育基地规划建筑设计研究(国内竞标中标项目2011-2012年)

8.主持:安徽省委党校教学综合楼设计研究(国内竞标中标项目2009-)

9.主持:安徽和合生态旅游度假风景区规划建筑设计研究(2011-2012年)

10.主持:合肥市三河镇李府粮仓恢复及鹊渚文化广场项目(2010年)

主要著作论文

1.主持编写徽派建筑探索丛书四册;主编其中《感悟徽派建筑》,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7年

2.编著《徒手建筑快题设计》,中国电子出版社,2009年

3.参编《安徽民居》,国家十一五重点图书,中国建筑出版社,2009年

4.城市街道更新设计方法探析,《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Vol.21(7):No.S1:48-51.独著

5.徽风 徽韵 徽情,《徽。消防》2007,9(1)独著

6.二十一世纪城市绿色街道及其空间形态设计初探[J].《安徽建筑》2002,Vol.123(3):No.S1:1-2.(中国西部科技论文一等奖)第一作者

7.城市街道空间形态的演变与发展[J].《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4,Vol.12(3):No.S1:72-74.独著

8.多功能综合建筑设计研究[J].《工程档案》(自然科学版)2007,Vol.21(6):No.S1:48-51.独著

9.以人为本塑造现代城市街道空间.《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2001,Vol.06独著

10.从容积率看居住环境塑造《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1997,Vol.03

11.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初探《小城镇建设》2009.,Vol.246(12):No.S1:94-96

11.历史街区的文化生态保护特色探析《中国名城》2010.,Vol.103(4):No.S1:49-52

12.传统徽州民居的色彩,《工业建筑》2010,Vol.40(4):No.S1:147-150

13.Ancient 建筑 Reconstructing Based on Terrestrial 3DLaser Scanning Technology (Ei收录),《The 2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oftware Engineering and Data Mining》,2010,Vol.9,No.S1:285-287

14.安徽民居色彩成因及其文化内涵研究,《工业建筑》2010,Vol.41(5):No.S1:146-148

15.普通地方高校特色教育初探,《教育与现代化》2010,Vol.95(2):No.S1:58-60

16.现代村庄规划建设拾遗,《池州学院学报》2011,Vol.25(6):No.S1:10-12

教学成就

先后担任《建筑初步》《建筑设计与原理》《建筑设计》《徽州古村落》等多门专业主干课程的主讲教师,多年指导建筑学本科专业毕业设计和研究生教学和管理工作。

社会活动

中国建筑学会会员、建筑学专业评估分会理事,中国城市规划学会会员、历史文化名城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技大学客座教授,安徽省勘察设计协会理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历史文化保护与传承专业委员会委员。

获得荣誉

参考资料

刘仁义.安徽建筑工业学院.2019-07-11

刘仁义.安徽建筑大学.2022-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