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丙醛

丙醛

丙醛是一种无色甲类液体。有刺激性臭味。密度0.807。折射率1.3646(19℃)。熔点81℃。沸点47-49℃。溶于水,与乙醇乙醚混溶

丙醛可用于制合成树脂、橡胶促进剂和防老剂等,也可用作抗冻剂、润滑剂、脱水剂等。主要由乙烯羰基合成,也可用重铬酸盐氧化丙醇或将正丙醇蒸气在高温时通过铜催化剂而制得。

基本内容

丙醛 中文名称:丙醛

2-溴苯硼酸: propanal

中文名称2:正丙醛

溴化铒2: propionaldehyde

CAS No.: 123-38-6

分子式: C3H6O

结构简式:CH3-CH2-CHO

分子量: 58.08

物理化学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95%。

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有刺激性臭味。

熔点(℃): -81

沸点(℃): 48

相对密度(水=1): 0.80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2.0

饱和蒸气压(kPa): 34.4(20℃)

燃烧热(kJ/摩尔): 1143.0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0.83

闪点(℃): -30

引燃温度(℃): 190

爆炸上限%(V/V): 21.0

爆炸下限%(V/V): 2.3

溶解性:溶于水,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等多数有机溶剂

理化性质

物理性质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2.0

危规号:32067

危险性类别:第3.2类中闪点甲类液体

UN编号:1275

含量≥99.5%。分子量:58.08

饱和蒸气压(kPa):34.4(20℃)

燃烧热(kJ/摩尔):1143.0

正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0.83

折射系数:1.360-1.380

比重:0.800-0.805

最大酸价值:5.0

爆炸上限%(V/V):21.0

引燃温度(℃):190

爆炸下限%(V/V):2.3

化学性质

在紫外光、碘或热的影响下,分解而成二氧化碳乙烷等。能聚合。用空气、次氯酸盐重铬酸盐氧化时生成丙酸。用氢还原时生成丙醇。与过量甲醛作用生成甲基丙烯醛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8·12天津滨海新区爆炸事故。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毒理学数据

急性毒性

LD50:1410mg/kg(大鼠经口);2460mg/kg(兔经皮)

LC50:21800mg/m3(小鼠吸入,2h)

刺激性

家兔经皮:500mg,轻度刺激(开放性刺激试验)。

家兔经眼:41mg,重度刺激。

亚急性与慢性毒性

吸入,90ppm,每天6h,共20d,无任何明显的病理改变;浓度为1300ppm,连续6d,可发生肝损害。

生态学数据

生态毒性

EC50:260mg/L(72h)(栅藻);134mg/L(24h),89mg/L(48h)(水蚤

LC50:\u003e180mg/L(24h)(蓝鳃太阳鱼,静态);120mg/L(48h),110mg/L(72h),105mg/L(96h)(月银汉鱼,静态)

生物降解性

好氧生物降解(h):24~168

厌氧菌降解(h):96~672

非生物降解性

空气中光氧化半衰期(h):3.3~33

分子结构数据

摩尔折射率:16.13

摩尔体积(m3/mol):75.3

等张比容(90.2K):160.3

表面张力(dyne/cm):20.5

极化率(10-24cm3):6.39

计算化学数据

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

氢键供体数量:0

氢键受体数量:1

可旋转化学键数量:1

互变异构体数量:2

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17.1

重原子数量:4

表面电荷:0

复杂度:17.2

同位素原子数量:0

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

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

共价键单元数量:1

作用与用途

丙醛是精细化学品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于生产丙醇丙酸、三羟甲基乙烷、丙醛等中间体,进一步生产丙烯酸甲酯、农药除草剂和杀虫剂、药物眠尔痛和乙噻,还广泛应用于涂料、塑料、食品、轻纺、饲料、橡胶助剂方面的精细化学品生产。还可作乙烯聚合的链终止剂

使用注意事项

安全性描述

S9:Keepcontainerinawell-ventilatedplace.

保持容器在一个有良好通风放的场所。

S16:Keepawayfromsourcesofignition-Nosmoking.

远离火源。

S19:Donotemptyintodrains.

不要将残余物倾入排水口。

危险性描述

(了解更多化学品的危险性描述)

R11:Highly flammable.

高度易燃的。

R36/37/38:Irritating to eyes, respiratory system and skin.

刺激眼睛、呼吸系统和皮肤。

危险性概述

健康危害:低浓度接触对眼、鼻有刺激性。高浓度接触有麻醉作用,以及引起支气管炎肺炎肺水肿。可致眼、皮肤灼伤。易经完整皮肤吸收。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燃爆危险:该品极度易燃,具刺激性。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复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排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包装要求密封,不可与空气接触。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物质毒性

制备方法

羰基合成法

乙烯与一氧化碳、氢气经一步反应而成。最初以羰基钴为催化剂,在高压(14.7-19.6MPa)下进行。近年发展了以膦配位化合物为催化剂的合成法,反应温度100℃,压力1.27-1.47MPa。该法无异构体产生,分离简便。

环氧丙烷异构化法

1,2-环氧丙烷在铬钒催化剂存在下经气相异构化而得。此外,尚有丙醇氧化法及丙烯醛加氢法等。丙烯氯化钯为催化剂直接氧化生产丙时的0.5-1.5%的副产品丙醛,当提高催化剂中氯化钯含量的反应温度时,丙醛副产的比例可增大到50%。[

危险属性

危险品标志 F,Xi

危险类别码 11-36/37/38

安全说明 9-16-29

危险品运输编号 UN 1275 3/PG 2

WGK Germany 1

RTECS号 UE0350000

HazardClass 3

PackingGroup II

毒害物质数据 123-38-6(Hazardous Substances 数据)

参考资料

丙醛.pubchem.2024-10-31

优级品丙醛出售 新品.ChemicalBooK.2024-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