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哲学博士,现任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人物经历
王珏,中国社会科学应用伦理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伦理审查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中医院伦理委员会委员。
2009年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
学习与工作经历
1981.01—1985.07四川大学哲学系,本科、哲学学士
1991.08—1995.04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职硕士(1995.04获哲学硕士学位)
2000.09—2008.03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在职博士(2008.03获哲学博士学位)
1985.08—2009.03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助教、讲师、副教授
2009.04至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教授
2001.08—2002.07 哈佛大学、班特利大学访问学者
2003.11—2013.07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哲科系,系主任、副院长
2013.07—2015.04 东南大学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院长
2015.04至今东南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社会任职
获得荣誉
主要成就
研究方向
目前主要从事道德哲学及经济伦理、组织伦理研究。
组织伦理研究
在国内率先对组织伦理进行系统性研究,并从道德哲学和现实建构两个维度进行研究。代表性著作《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
(1)围绕成果的奠基性概念“组织伦理”,主持申报并完成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教育部项目在内的多项省部级课题。如,国家社科重点项目“后单位时代集体行动的伦理逻辑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项目“后单位时代组织伦理‘中国问题’的道德哲学研究”等项目。
(2)应邀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并作大会邀请报告或主题报告或其它形式对话。如连续几年中国北京大学与德国图宾根大学联合成立的世界伦理中心举办的“儒商论域”会议(2014-2018)、中韩第16次、25次伦理大会(2008、2018)、明斯克国立语言大学(2016)等、。
(3)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杂志发表与“组织伦理”相关研究的论文十余篇。
基于实证的实践伦理研究
在国内率先开展实证伦理(Empirical Ethics)的系统性研究,探讨伦理实证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开展大规模的伦理道德实证调查研究。作为“道德调查研究中心”基地的首席专家,十余年来与团队成员一起致力于中国伦理道德国情的调查与研究,致力于中国伦理道德实践的推动。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7卷12册),记载中国改革开放历程中不同时段、不同区域、不同人群的伦理道德发展数据,这些弥足珍贵的原始数据成为生动呈现中国伦理道德发展的现状、发展轨迹及未来走向的基础数据资源,是国内首部全面、系统的伦理道德发展数据库。
主讲课程
开设课程
研究成果
著作
论文
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等海内外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代表性论文:
主要贡献
近年来主要代表作有:《组织伦理——现代性文明的道德哲学悖论及其转向》(专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伦理的经济学诠释》(译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年版)、《组织伦理与当代道德哲学范式的转换》(论文,载于《哲学研究》2007年第4期)。
至2012年9月共招收博士4名,硕士46人。主持及参与完成省部级以上课题5项。目前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后单位时代集体行动的伦理逻辑”、教育部社科基金项目“后单位时代组织伦理‘中国问题’的道德哲学研究”、江苏省省社科基金项目“江苏伦理状况实证研究”和江苏省教育厅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道德哲学理论与中国道德发展的前沿问题研究”4项。
参考资料
王珏.东南大学.2021-09-09
人文学院王珏教授.东南大学社会科学处.2022-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