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磺酸
氯磺酸(分子式:),分子量116.524。以三氧化硫和氯化氢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无机酸。
常压常温下,氯磺酸为无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有刺激臭味,沸点152℃,吸湿性和腐蚀性强,遇水爆炸,可溶于多种溶剂,不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合成氯磺酸时,将干燥的氯化氢与三氧化硫在150~180℃下反应,生成物经冷却、分离得氯磺酸。生产多采用气相法合成工艺,副产硫酸、盐酸和亚硫酸铵,设备通常用碳钢制造。氯磺酸助燃,有强腐蚀性和刺激性,与皮肤接触会造成灼伤。用玻璃瓶或干燥铁桶盛装,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库温不超35℃,相对湿度不超80%。其主要用于磺化剂或氨磺化剂,在染料工业中应用广泛。
简介
中文别名 氯硫酸;氯化硫酸;氯磺酸, 一般为99%
英文别名 HSDB 909; Monochlorosulfuric acid; Sulfonic acid, monochloride; Sulfuric chlorohydrin; Chlorosulphuric acid; Chlorosulfonic acid (with or without 硫 trioxide); Chlorosulfonic acid (with or without sulfur trioxide) [UN1754] [Corrosive]; UN1754; sulfurochloridic acid
CAS No.: 7790-94-5
EINECS:232-234-6
分子式:HSO3Cl
分子量: 116.52
组成信息
主要成分 含量 CAS No.
氯磺酸 ≥97.0% 7790-94-5
危险性
健康危害:其蒸气对粘膜和呼吸道有明显刺激作用。临床表现有气短、咳嗽、胸痛、咽干痛以及流泪、流涕、痰中带血、恶心、无力等。吸入高浓度可引起化学性肺炎、甚至可发展为肺水肿。皮肤接触液体可致重度灼伤。
燃爆危险:本品助燃,具强腐蚀性、强刺激性,可致人体灼伤。
主要用途
主要用于制造磺胺药物、糖精和制造染料中间体的磺化剂,也用于制造农药、洗涤剂、离子交换树脂、塑料等,军事上用作烟幕剂。用于制造磺胺类药品,用作染料中间体、磺化剂、脱水剂及用于合成糖精等。
安全术语
S26In case of contact with eyes, rinse immediately with plenty of H₂O and seek medical advice.
不慎与眼睛接触后,请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并征求医生意见。
S45In case of accident or if you feel unwell, seek medical advice immediately (show the label whenever possible.)
若发生事故或感不适,立即就医(可能的话,出示其标签)。
风险术语
R14Reacts violently with H₂O
遇水反应剧烈。
R35Causes severe burns.
引起严重灼伤。
R37Irritating to respiratory system.
刺激呼吸系统。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用水漱口,给饮牛奶或蛋清。就医。
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强氧化剂。遇水猛烈分解, 产生大量的热和浓烟, 发出噼啪的响声, 甚至爆炸。在潮湿空气中与金属接触,能腐蚀金属并放出氢气,容易燃烧爆炸。与易燃物(如苯)和可燃物(如糖、纤维素等)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具有强腐蚀性。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耐酸碱消防服。
灭火剂:二氧化碳、砂土。禁止用水和泡沫灭火。
泄漏处理
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立即隔离150m,严格限制出入。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酸碱工作服。从上风处进入现场。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在专家指导下清除。
操作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橡胶耐酸碱服,戴橡胶耐酸碱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远离易燃、可燃物。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酸类、碱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接触。尤其要注意避免与水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盛装于玻璃瓶或干燥铁桶中,腐蚀塑料,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库温不超过35℃,相对湿度不超过80%。包装必须密封,切勿受潮。应与易(可)燃物、酸类、碱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个体防护
职业接触限值
中国麦金塔(mg/m):未制定标准
苏联MAC(mg/m):未制定标准
TLVTN:未制定标准
TLVWN:未制定标准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尽可能机械化、自动化。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可能接触其烟雾时,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或空气呼吸器。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氧气呼吸器。
身体防护:穿橡胶耐酸碱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和饮水。工作完毕,淋浴更衣。单独存放被毒物污染的衣服,洗后备用。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含量: 优等品≥98.0% 工业级 一等品≥97.0%; 合格品≥95.0%。
外观与性状:无色或淡黄色半油状液体,有极浓的刺激性气味。
熔点(℃): -80
沸点(℃): 151
相对密度(水=1): 1.77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4.02
饱和蒸气压(kPa): 0.13(32℃)
燃烧热(kJ/摩尔):无意义
临界温度(℃):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无资料
闪点(℃):无意义
引燃温度(℃):无意义
爆炸上限%(V/V):无意义
爆炸下限%(V/V):无意义
主要用途:用于制造磺胺类药品,用作染料中间体、磺化剂、脱水剂及合成糖精等。
化学性
禁配物:酸类、碱类、醇类、活性金属粉末、胺类、水、易燃或可燃物。
避免接触的条件:潮湿空气。
LC50 大白鼠38.5mg/m,4小时
生产方法
ClSO3H 以三氧化硫和氯化氢为原料加工而成的无机酸。常压常温下为无色或棕色油状液体,有刺激臭味,沸点151~152℃。吸湿性和腐蚀性极强,在空气中发烟,遇水爆炸,在潮湿空气中分解生成硫酸和氯化氢。溶于二氯乙烷、二氯甲烷、三氯甲烷、食用醋酸以及三氟醋酸,不溶于二硫化碳和四氯化碳。
生产方法是将干燥的氯化氢与三氧化硫于合成器内直接合成,操作是连续的,反应温度控制在115~130℃。生成物经冷却、分离得氯磺酸产品。反应式为: HCl+SO3─→ClSO3H
生产设备通常选用碳钢制造。
氯磺酸作为磺化剂或氯磺化剂,主要用于糖精制备、磺胺药生产、染料和染料中间体合成及合成洗涤剂原料十二烷基苯的磺化;此外,也用于生产农药和烟幕剂。
氯磺酸与皮肤接触能造成长久不愈的灼伤,生产和运输时须特别注意。
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储存注意事项】氯磺酸储存于阴凉、干燥、通风良好的库房。
参考资料
Chlorosulfonic acid .PubChem.2024-11-21
氯磺酸.中国大百科全书.2024-03-22
几种常见危险化学品的环境应急.长沙市岳麓区人民政府.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