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惠市战役是指1947年2月下旬,东北民主联军第6纵队在炮火支援下,对德惠守敌发起的进攻。德惠战役中新一军第50师以七千之众死守,东野姓以四个师的优势兵力围攻,居然打成僵持局面,东野伤亡极大而无法突破城防。

德惠战役是一场炮对炮的战争。新一军师、团均有炮兵分队,火力很强,堡垒式防御工事固若金汤。东北地区民主联军用3个纵队进攻,火炮80门,这是东北我军第一次向中国国民党主力军进行的正规攻城作战,还是我军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纪念日以来首次进行步兵、炮兵、装甲兵诸兵种参加的协同作战。东北民主联军由于轻敌麻痹,准备不足,步、炮、坦协同不好,仓促投入战斗,激战3天,未能取得战斗胜利,被迫停止攻城回师江北。

战役位置

德惠市位于长春市以北75公里,松花江以南35公里,在中长铁路线上,当时是国民党军在北满的前进基地。城区附近地势平坦,没有突起丘陵,西南稍高,距城四五里处有一道漫岗。西北离城约12里远有个叫老虎林子的高地。就如此地形而言,守军没有高墙深池,仅靠临时的堡战壕是守不住的。但攻方由开阔地带前进,没有隐蔽地形,在重火力的杀伤下,攻坚更是困难。铁路穿过市区从西南往东北延伸,西侧是商业区和居民聚居区,铁路东侧居民很少。县政府在市区边缘西北角。

敌军力量

德惠守敌为国民党军新一军第50师,下辖148、149、150团和炮兵、通讯兵、骑兵等直属队,加上两个地方警备队共约7000余人。50师全部是美式装备,自动火器很多,师、团均有炮兵分队(120口径榴弹炮和107口径迫击炮),火力很强,善于防守。

50师对德惠防御工事的构筑格外重视,在县城内以火车站为中心,构筑有核心工事,环城筑有碉堡,城郊拉拉屯、轿家窝棚、前后湾子、自来水塔(火车站水塔)、薛家屯、商家屯,以及城东飞机场附近望河堡、李家店、玄家店一带,都构筑有野战防御工事,基本上形成了环城多层次的防御体系。战壕延延曲曲地围绕在城郊周围,每个突出角落都筑有一个碉堡。最外面架有铁丝网,网内是第一条战壕,中间又架一层铁丝网,网外是第二条战壕,壕与壕之间有交通壕。第二道壕较宽,靠里面的壕壁堆满着弹药箱、手榴弹箱。

大战准备

2月26日,6纵各师分别从城子街镇附近向德惠市开进。当日晚,第17师进至县城东四合庄一带,第18师进至县城西北太平庄一带,独立2师由县城以南转移至县城西郊后龙风、五门张家一带。27日3时,第16师进至县城西南前龙风、二道哈塘一带。

6纵首长和司令部有关人员率骑兵侦察连于2月26日上午先期进驻广兴店(现名四青咀子,县城以东9公里)纵队指挥所,在事先没有看地形的情况下,就通知各师师长、政委于2月26日下午到纵队开会,研究和部署攻打德惠。纵队决心:第16师配属山、野炮18门,从县城西南向拉拉屯、轿家窝棚、山东屯攻击,突破后向五道街以东、铁路以西、中央大街以南地区发展进攻;第17师配属山、野炮23门并坦克3辆(日式轻型),向德惠城以东的望河堡,自来水塔攻击,突破后插向德惠站;第18师配属山、野炮21门由城西北角向商家屯、薛家屯攻击,突破后指向县政府,独立2师配属山、野炮18门于城西南,由拉拉屯以北向山东屯西北攻击,在中央大街以南,五道街地区与第十六师会师,尔后肃清五道街以西地区之敌。各部统于2月27日肃清外围阵地。28日15时,炮兵开始试射,16时实行效力射(即炮火准备)奏效后,开始总攻击。

双方鏖战

28日上午,17师以50团为主攻,开始向德惠市外围发起进攻。在23门火炮和3辆坦克配合下,17师攻占黑坎子、李家店后向望河堡守敌进攻,因火力分散,初次未能奏效。与此同时,51团攻克玄家店,歼敌一个加强排。49团1营攻占孙家窑,与敌形成对峙。到下午15时50团重新发起攻击,占领瞭望河堡。准备向前推进到火车站时,发现西面是敌人新修的飞机场。大片开阔地被敌军火力严密封锁,很难通过。纵队再以49团(欠一个营)团向东北地区方向进攻,在夺取种马场的部分房屋后.团后续部队遭到敌人火力拦截,伤亡较大,只好停止进攻。

独立2师于28日下午在18门火炮对敌人阵地进行压制射击后,从德惠西南发起进攻。16时部队在炮火支援下冲开敌军防线。有两个营兵力先后突入城内街道。攻克敌人2个环城堡,当部队发展至六道街附近时,正准备扩大突破口,突然遭到敌军炮火袭击。在这关键时刻,我方炮兵的炮弹打光了,其他部队尚未突破,这两个营成了孤军深入,处于被动。在敌军集中火力反击下,部队遭受重大伤亡,被迫于3月1日晚退出城外。

16师以47团为第一梯队,向山东屯进攻。占领后因地形开阔,敌人火力封锁,无法向前推进。于是该团以四个连于28日24时由独立2师的突破口进入城内,以求扩大战果,支援轿家窝棚方向作战,夹攻敌铁路以西之环城堡。部队入城后,因没有炮火支援,仅占领城内边缘约200米地段,没有将附近的敌环城堡攻克。29日拂晓,敌即组织猛烈炮火,将我突破口封锁,我在城内所占领的地段因是草房及木篱墙,又没有制高点及较坚固的建筑物可据守,经29日白昼一天战斗,部队伤亡较大,在敌人猛烈炮火轰击下,配合正面部队进攻敌人的环城堡。但进城后只占领了部分草房,没有可以依托的工事。与敌人激战一天,终因伤亡过大,与独立2师部队一起退出城外。

18师的52、53团向德惠市外围的商家屯、薛家屯进攻,53团攻下薛家屯,迫近德惠城垣。遭敌阻击,未能突破。52团占领商家屯,与敌人进行几次争夺,打退敌人之后,接近城外壕沟。这时炮兵已经把炮弹打完,失去炮火支援,遭到守敌依托环城既设阵地内的炮火和轻重机关枪的猛烈拦阻射击,加之前边又是一片开阔地,天寒地冻不便我进行土工作业,使接敌运动遇到了难以克服的因难,无法再组织突破。加之没有攻城用的梯子和炸药,52团只得退回。

到3月1日白天,除了16师4个连和独2师2个营突破进城陷于苦战外,我其余攻击部队均被阻于敌环城防御阵地之外的火力封锁地带。

国民党军东北保安司令长官杜聿明即将长春市四平市一带守军新一军48师、49师,第七十一军87师、国民革命军第八十八师共12个团的兵力,调向德惠市增援,企图里外夹击民主联军攻城部队。杜聿明命新50师突围,师长潘裕昆请示孙立人。孙立人命令新50师不要理杜的命令,坚守德惠,自带3个团增援德惠。为防林彪围点打援,孙立人带3个团从长春长程迂回,于3月3日赶到德惠,见孙立人亲自率军前来,林彪当天黄昏即开始溃退,撤回松花江以北。

增援之敌于3月1日晚进至米沙子、太平桥一线(距德惠有40余公里)。为了避免两面受敌,处于被动,林彪果断下令停止进攻。3月2日下午,六纵奉命撤出战斗,向松花江北岸弓棚子、五棵树镇地区(榆树县以西)转移。一纵也同时北撤。二下江南战役结束。

战役反思

德惠战斗.我军集中了4个师、80门火炮,可以说是绝对优势。部队刚打了胜仗,士气旺盛。但是攻坚却失利了。六纵干部战后深刻检讨了经验教训。主要是:

思想上麻痹轻敌,敌情不明,准备不足

战前认为德惠守敌只有第150团残部,且是孤立之敌,可能一打就跑,没有想到他会坚守。新1军是中国国民党的王牌主力,抗战时多次参战,老兵成分多,军官有一定战斗经验,尤其擅长组织防御作战。而六纵是第一次有炮兵配合作战,过去也没有打过城市攻坚战。本应认真分析敌情、周密侦察,再商定细致的战术,抓住敌军的弱点开刀。但纵队在轻敌思想的支配下,采取了莽撞的打法。

28日15时即开始攻城,而各师部对要在2月26日黄昏至27日3时才能到达德惠城郊的指定位置。各师主要领导同志从纵队开完会返回部队,已是26日的晚上了,夜晚不可能看地形,因之也搞不消楚敌外围阵地设在哪里,只好根据地图向团下达命令,团受命后再向营连下达命令,已经是27日白昼了,部队根本没有进行战前准备的时间。诸如战前的战斗动员、敌情侦察、各级指挥员察看地形、选择突破口、部署兵力兵器、组织步炮协同、步坦协同、准备攻坚器材等等,都没有时间进行。就这样仓仓促促地向据守县城之敌展开了攻击。战斗中也没有选择好突击方向,就按原来对敌包围的态势,仓促发起攻击,想象敌人一冲就垮,结束战斗。结果在敌军顽强抵抗下,又没有形成统一指挥,部队你打我停,攻击受阻。

平分兵力火力,四面围攻,没有主攻方向

由于对敌情侦察、判断上的错误,认为我军以4个师并配属大量炮兵,攻打不足1个团的敌人,歼灭敌人是不成问题的,担心的是怕敌人逃跑(打城子衔时,守敌发觉我军迂回包围时,迅即逃跑,被我堵回城子街)。因此,采取四面包围,四面进攻,不让守敌逃跑。

在部署上,将4个师部署在四个方向上,四面攻击,把配属的2个炮兵团分散给各师使用,没有集中兵力兵器突破敌一个地段。各师也没有集中兵力兵器突破一点。每师展开2个团(16师只展开1个团,但该团展开2个营也是各攻一点),将炮兵平均分配给各团,而且2个团各打一点,各点相距二、三公里,不能并肩突击,不能相互支授。这样,4个师形成了8个以上的突击点,没有尖刀,没有后劲,各点都突破不了敌人的防御。纵队主观上是想以第17师作为突破的重点,配属该师1个炮兵团,还将第一次参战的3辆坦克配属给该师,但该师在部署上以第49团从县城东北地区进攻,第50团从县城以东进攻,2个突击团相距3公里。这样,就没有真正集中兵力兵器形成重点。

以车站敌军师部为突击重点,恰巧是碰到硬钉子上面。这里地形开阔,敌人工事坚固,在周围的街道建筑和郊外的村落,构成许多据点.形成了以车站为中心的环形防御体系。我军突击部队在开阔地进攻没有良好的地形掩护,造成很多伤亡,消耗力量过大,因而未能突破敌军的主阵地。在进攻时将四个师分成四面围攻,各师又各打几个点,互不靠拢。虽然进攻声势很大,却不能形成一把强有力的尖刀。而且部队全上了第一线,没有强大的预备队,打开口子不能连续突破,扩张战果。

步炮、步坦协同不好

德惠战斗是东北地区战场上第一次大规模步炮协同作战。纵队各级指挥员及参谋人员都缺乏这方面的知识,不懂得较大口径火炮及坦克的技术性能和战术性能,连什么叫“射击诸元”都不明白,就更不懂得步兵与炮兵、步兵与坦克如何进行协同作战了。因此,纵队在部署兵力兵器时,即将炮兵分散配属给各师、团,笼统地规定了炮兵何时进行试射,何时进行效力射(即火力准备),在奏效后开始总攻击。事先既没有进行步炮、步坦协同作战的图上作业,又没有共同勘察地形,也没有明确炮火射击与步兵冲击的目标,没有提出炮火射击时间与步兵接敌运动、冲击时机如何协调一致的要求;只要求炮兵进入阵地后,1个小时就开始试射,炮兵根本没有必要的准备时间。

由于没有协同作战计划,有的炮兵不知道步兵运动的情况,步兵也不知道炮火准备的时间有多长。致使炮兵已开始火力准备,步兵还没有接敌运动;而当步兵运动到冲击出发位置发起冲锋时,炮兵已将炮弹打完了,不能掩护步兵冲击。有的炮火准备打的目标,不是步兵冲击的目标,形成各打各的,炮兵徒然消耗了炮弹,而步兵却在没有炮火掩护下进行冲击。敌人则依托工事,发扬了火力的优势,使我步兵遭受了伤亡还不能打开突破口。

由于是第一次使用坦克作战,只知道使用坦克进攻要在地形开阔的条件下进行,于是就选在了城东郊,步兵与坦克的通信联络也没有搞通,坦克不知道步兵冲锋的情况,步兵也不知道如何跟在坦克后面冲击,当攻占玄家店、李家店后,发现一个小型飞机场,使坦克掉进了机场外围的防护沟里,不仅没有发挥坦克的作用,还费了很多时间与力量将坦克从沟里拖出来。

双方序列

东北民主联军

6纵

司令员 洪学智

副司令员 杨国夫

副政治委员 刘其人

参 谋 长阎捷三

政治部主任 徐斌洲

16师

师 长 王东保(代

政治委员 郭成柱

参谋长黄炜华

政治部主任 刘锦屏

17师

师 长 龙书金

政治委员 徐斌洲(兼

副师长 郑大林

副政治委员 孙 正

参谋长 陈乙斋

18师

师 长 王兆相

政治委员 陈 德

副 师 长 黄荣海

参 谋 长 刘重佳

政治部主任 黄 超

独立2师

师 长温玉成

政治委员 张池明

政治郁主任李道之

炮兵1团 炮兵2团

国民党军

新一军

军长孙立人自带3个团

50师

师 长潘裕昆

副师长 谢树辉

师参谋长钟辛珂

政治部主任 杨 温

148团

团 长 杨 *

副团长 曾德辉

149团

团 长 谭云生

副团长 张永令

150团

团 长 黄春城

副团长 苏 醒

炮兵团(营?)

通信营

骑兵营

重机枪营

工兵营

参考资料

新一军覆没记:孙立人晚年回忆悲从中来,上下积怨太深毁了王牌军.凤凰网.2024-11-10

东北德惠战役:国共抗日王牌唯一一次决斗.豆瓣.202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