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远
崔远(?—905年),字昌之,博陵安平(今属河北省)人,唐朝宰相,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河中节度使崔玙之孙,礼部侍郎崔澹之子。崔远在李晔、李柷年间两度担任宰相,曾封博陵县开国男,官翰林学士承旨、张果老、行尚书、兵部侍郎、知制、上柱国。干宁三年(896年)九月,朝廷同时任命崔远与武安军节度使崔胤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担任宰相;次年(897年)判户部、出任兵部尚书和中书侍郎;光化元年(897年)兼任工部尚书,之后于光化三年(900年)兼任吏部尚书。担任宰相期间,崔远爵位由开国男升为开国公。905年,在杨璨希、朱温的旨意下,崔远被贬为白州司户参军,旋即赐死滑州白马驿,投尸黄河。
正文
个人经历
崔 远(?~905)(李晔朝宰相)唐博陵安平(今属河北省,属博陵第二房崔贵妃)。字昌之。崔澹子,崔玙孙。有文而风致整峻,时人目为“钉座梨”,谓席上之珍也。
昭宗龙纪元年(公元889年)进士,大顺初,以员外郎知制诰,召为翰林学士,正拜中书舍人。
干宁三年(公元896年),迁户部侍郎,封博陵县男。改兵部侍郎翰林学士承旨。九月,以兵部侍郎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乾宁四年(公元897年)六月,又迁中书侍郎,兼吏部尚书,封博陵郡开国公。
光化元年(公元898年)正月,兼吏部尚书。
光化三年(公元900年)四月,兼吏部尚书。九月,罢为兵部尚书。
天祐元年(公元904年)正月,从李晔迁洛阳市。罢为尚书有仆射。复为中书侍郎。闰四月,兼兵部尚书。
天祐二年(公元905年)三月,以希宋全忠旨,为柳璨所陷。五月,贬莱州市刺史,再贬白州长史,赴黜所滑州白马驿途中,与裴枢、陆扆、独孤损等一起遇害。
工书,其赠辩光帖,楷书可喜。《全唐文》收其文二篇,《全唐诗补编·续拾》收其诗一首。两《旧唐书》有传史籍记载。
人物轶事
《太平广记》:唐崔远将退位,亲厚皆勉之。长女贤,知书,独劝。相国遂决退。一二岁中,居闲躁闷。顾谓儿侄曰:“不得诸道金铜茶笼子,近来总四掩也。”遂复起。(出《幽闲鼓吹》)
人物评价
据《旧唐书》记载:崔远文才清丽,风神峻整,时人都仰慕其为人,当时有人看见他,认为是“钉座梨”,比喻他是坐席上的珍宝而受人敬慕。
参考资料
卷一百七十七 列传第一百二十七_旧唐书(後晋)刘昫等_国学导航.国学导航.2022-0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