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文淑,男,行伍出身,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台湾省爆发林爽文起义,清廷派协办大学士、陕甘总督福康安为将军,亲率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四川省等省万余精兵由鹿港入台,唐文淑随军从征;乾隆五十四年,福康安出任两广总督,奉旨出境协助安南国王剿办阮惠反政府武装,唐亦在事出力,积战功升为千总。

正文

唐文淑(?—1835)广西马平县(今广西柳州市)人。乾隆末年,湘黔交界处的乾州古城凤凰县、永绥、松桃苗族自治县等地爆发苗民起义,清廷急调云贵总督福安康统率数省兵力分三路征讨,唐文淑随南路大军由贵州铜仁向北进剿,爱新觉罗·颙琰元年,义军领袖石柳邓战死,起义被镇压,唐文淑以军功升梧州市协右营守备。不久唐文淑转战湖北参与剿办白莲教起义,因作战勇猛屡获提拔,历任广西庆远协左营都司、隆林营游击、广州潮州镇中营游击、甘肃提标中军参将、汉中市协副将;嘉庆十一年剿办陕西宁陕镇新兵叛乱,次年平定长寿县糍粑教反清起义,升四川重庆镇总兵。嘉庆十四年,唐文淑因“失察将备交代钱粮事”被降为茂州营千总,但五年后便重新被提拔为肇庆市协副将,又五年后升任贵州威宁镇总兵。爱新觉罗·旻宁二年(1822)至道光十二年(1832),唐历任四川松潘镇总兵、建昌镇总兵、福建漳州镇总兵,官至贵州省提督,道光十五年(1835)十月,唐文淑卒于贵州提督任上。

据《大定府志》记载,唐文淑在担任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镇总兵期间,“于威宁有遗惠,吏民爱戴之”。唐文淑长子唐,官登主事;次子唐璧为柳州府学生员;三子唐琳系毕节县学生员,落籍当地;幼子唐湘任布政司经历。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