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上乡(已撤销),原隶属于中国浙江省金华市婺城区,位于婺城区中部偏西南方向。该乡东邻琅琊镇沙畈乡,南接塔石乡,西与莘畈乡相连,北与汤溪镇相邻。2021年10月21日,岭上乡建制被撤销,其行政区域被划分至塔石乡和汤溪镇。

历史沿革

清末时,属汤溪县厚大区亭安庄、塔石下庄。

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属忠烈乡。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属九峰、桃源乡。

1951年,属礼义区百善乡、九峰区岭上乡。

1956年,2个乡合并称岭上乡。

1958年,随汤溪县并入金华县后,称金华县九峰公社岭上管理区。

1961年,称岭上公社。

1983年,由岭上公社改为岭上乡。

2000年底,撤销金华县后,划入婺城区

2021年10月21日,撤销岭上乡建制,并入塔石乡汤溪镇

自然地理

岭上乡总面积为61.47平方千米。境内最高峰为东坳尖,海拔1113米。该乡地形以山地为主,林地面积达79562亩,是省孟宗竹丰产基地之一。此外,岭上乡还拥有耕地3572亩。

岭上乡拥有较为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林地、耕地以及矿产资源。林地中木材蓄积量达10万立方米,竹林面积约1万3千亩。矿产资源方面,蒋、黄岩孔一带有丝光沸石和珍珠岩矿,已探明贮量超过1亿吨;石埠头、郑家塔附近有砩矿;黄康等村有石英、云母等矿藏。

行政区划

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辖塘头、后塘、黄康、文头、美坑、后畈、后坞、百善、高塘、郑家塔、小埠口、苏村、东会、岭上、里门殿、石埠头、黄岩孔、黄麻山、蒋畈、邵家源20个行政村;下设39个村民小组。

截至2020年6月,岭上乡辖2个行政村:九峰村、桃源村, 乡人民政府驻岭上村。

人口

在撤销建制前,岭上乡户籍人口为5066人,以汉族为主,同时有苗、壮、布依族、侗、白、土家、佤、、仡佬族等少数民族居住。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总人口有503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4181人,城镇化率83.1%;另有流动人口201人。总人口中,男性2442人,占48.5%;女性2588人,占51.5%,14岁以下729人,占14.5%;15—64岁3704人,占73.6%;65岁以上597人,占11.9%;以汉族为主,达4993人,占99.3%。

经济

岭上乡的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包括水稻、油菜、玉米、大豆和番薯等。特色产业基地发展迅速,包括高山西瓜、反季节蔬菜基地、食用菌基地、笋竹两用林基地以及走地鸡养殖基地等。此外,岭上乡还拥有水力发电站和矿产资源开发。

工业

2011年,岭上乡工业总产值为2333万元,比2010年增长10.2%,工业增加值占全乡生产总值的23.5%。

商贸

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有商业网点15个。2011年,岭上乡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3700万元,比2010年增长6.5%。

金融业

2011年末,岭上乡各类存款余额为0.58亿元,比2010年增长12.0%;各项贷款余额0.67亿元,比2010年增长14.0%。

邮电业

2011年,岭上乡邮政业务收入为15万元;电信业务收入为205万元。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2011年,岭上乡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有文化艺术团体1个,会员36个;公共图书室2个,藏书5000册。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1个,病床2张,固定资产总值4.17万元;专业卫生人员4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2011年,岭上乡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1.03万人次。2011年,岭上乡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67/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0.47万人,参合率92.6%。

社会保障

2011年,岭上乡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133户,人数206人,支出39.34万元,比2010年增长-0.01%,月人均160元,比2010年增长0.02%;农村五保集中供养4人,支出2.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53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23人次,共支出2.9万元;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1人,抚恤事业费支出12万元。截至2011年末,岭上乡参加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4879人,参保率97.0%。

交通

岭上乡交通以公路为主,有金华至塔石公路贯穿乡境,提供了便捷的交通条件。

历史文化

岭上乡得名于驻地村庄建于山岭之上。该乡保留了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