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广铁线莲
两广铁线莲(学名:铁线莲属 chingii W. T. Wang),是双子叶植物纲、毛茛科、铁线莲属木质藤本植物。一回羽状复叶,小叶片纸质,卵形、长卵形至披针形,顶端渐尖或长渐尖,基部圆形或浅心形,两面无毛或近无毛,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花序梗、花梗密生短柔毛;萼片开展,白色,椭圆形或倒卵形。分布于中国云南、贵州省、四川省、湖南省西部、湖北西部、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
形态特征
多年生灌木状藤本。小枝、叶柄及花序梗均密生淡黄褐色短柔毛。一回羽状复叶,有5小叶,有时为三出叶;小叶片卵形或宽卵形,长5.5-10厘米,宽4-6.5厘米,顶端锐尖或渐尖,基部通常为心形或圆形,边缘疏生缺刻状牙齿或不明显,牙齿三角状卵形,不等,顶端锐尖或有尖头,有时在中部以上3浅裂,上面密生刚伏毛,下面密生短柔毛。
圆锥状聚伞花序多花,腋生,通常比叶长或近等长;花梗细,密生短柔毛;花直径约1.5厘米;萼片4,开展,白色,长卵形或倒卵状长圆形,外面有淡黄色短绒毛,内面无毛;雄蕊无毛,花丝比花药长5倍。
生长环境
生长于山坡灌丛中。性耐寒(茎和根系可耐-10℃低温),耐旱,较喜光照,但不耐暑热强光,喜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碱性壤土及轻沙质壤土。根系为黄褐色肉质根,不耐水渍。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云南南部、贵州省、四川省、陕南、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湖南省、湖北、河南省、福建省、台湾、江西省 、浙江省、江苏省南部、安徽淮河以南。
主要价值
重瓣铁线莲是毛茛科多年生藤本花卉。品种繁多,花色丰富,常见颜色有玫瑰红、粉红、紫色和白色等,有重瓣和单瓣之分。多做高档盆花栽培,国内已有不少园艺爱好者开始种植这种美丽的植物。
株形丰满美观,为提高观赏效果;而不可修剪,以防剪除花芽,导致当年无花可赏。一般可在秋季植株进入休眠后进行轻度修剪,只剪除过于密集、纤细和病虫茎蔓即可,对于过长的、徒长茎蔓,也可采用修剪进行短缩。铁线莲的茎细而脆容易折断,应注意对茎蔓的绑缚牵引。对于要保留的枝条,操作时要注意保护,以防折断。
园林栽培中可用木条、竹材等搭架让重瓣铁线莲新生的茎蔓缠绕其上生长,构成塔状;也可栽培于绿廊支柱附近,让其攀附生长;还可布置在稀疏的灌木篱中,任其攀爬在灌木篱笆上,将灌木绿篱变成花篱。也可布置于墙垣、棚架、阳台、门廊等处,效果显得格外优雅别致。
繁殖方法
两广铁线莲的繁殖主要通过种子繁殖、育苗移栽和根芽繁殖三种方式进行。种子繁殖时,可选择在8-9月采收成熟的种子进行春播或秋播。秋播于10月上、中旬,春播于4月上、中旬。种子直播时多采用条播,播种后覆盖树叶或稻草保湿,出苗后适当间苗。育苗移栽时,种子撒播于面,覆土后覆盖保湿,出苗后间苗,苗高10厘米左右时移栽。根芽繁殖则在秋季植株枯萎时采挖根部进行分根,每丛根部带2-3个更新芽进行栽植。
栽培技术
两广铁线莲的栽培技术包括选地整地、田间管理等步骤。选地时应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地块,施足基肥,耕翻深20-25厘米。田间管理包括及时中耕除草、间苗补苗、防旱排涝、适当追肥等。在植株现蕾期,除留种田外,应摘除花蕾以减少养分消耗。当苗高30-50厘米时,应搭架供植株攀缘生长,避免茎叶缠绕影响生长。
植物文化
两广铁线莲在民间有着丰富的植物文化。传说江南一座大山上的威灵寺有个老和尚,以治疗风湿痹病和骨渣子卡喉闻名。他治病时总是先焚香念咒,再让病人喝下香灰水,据说病痛随之消失。这种草药因出自威灵寺且治病效果显著,被人们称为“威灵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