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子涡螺
椰子涡螺(山水芋螺:Melo melo),俗称木瓜螺、椰子螺、螺旋贝,是新腹足目涡螺科Melo属的一种。旧属瓜螺属(Cymbium),现时独立出来。贝壳中大型,成年体大小通常为12-20公分左右,最大记录是378毫米。壳近乎椭圆球体,状如木瓜或者椰子,因此得名。壳表光滑,贝壳黄褐色或淡橙色,有黑褐色长方形或者不规则的斑点旋绕壳身。椰子涡螺主要分布于东南亚、菲律宾、缅甸、泰国、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以及中国的东南沿海等温暖浅海的泥沙底部。椰子涡螺因其壳大肉多而被广泛用于食用,同时也是制作装饰品的材料。
形态特征
椰子涡螺的壳体形状类似于盘木瓜或椰子,故得此名。贝壳中大型,成年体大小通常为12-20公分左右,最大记录是378毫米。壳表光滑,贝壳黄褐色或淡橙色,有黑褐色长方形或者不规则的斑点旋绕壳身。成年体螺塔封闭隐藏在壳身内,小而不明显。壳口发达宽阔。内唇有轴,外唇薄。壳口内面为奶白色或淡橘色,无口盖。动物体具有黄黑相间的斑纹外皮(外套膜),能分泌珍珠,活体壳带褐色壳皮。
分布范围
椰子涡螺分布广泛,分布于印度、中国大陆的福建省、广东省、海南省及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台湾。种群分布:东南亚、菲律宾、缅甸、泰国、南中国海、中国近海、中国台湾等地。
栖息环境
常栖息在水深约五十到一百米温暖的浅海砂泥底,部分可生活在更深海域中。生活环境为海水。常见于较深的近海泥以及泥沙质的海底。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印度。也栖息在近海和浅潮下带区,水深20米前海泥砂底。
生活习性
掠食性的大型腹足纲,以峨螺科动物为食,喜食贝类及其他底栖性的小型动物。
物种对比
主要价值
椰子涡螺因为壳大肉多,通常被当地居民食用或在市场上进行交易。在中国南方市场中有供应,壳可作为装饰品或花瓶使用。渔民救助时候壳当作水斗盛水援助。其螺肉口感爽脆弹牙,加工后可做为鲍鱼之代用食品。烹食用时应将外套膜切除,否则肉质会坚韧难以下口。取其肉软嫩部分,去除内脏,切片烹饪即可。烹饪方法:油泡、炭烧、红炖等方法。需要烹饪入味,螺肉本身没有味道。
美罗珍珠
美罗珍珠,又作“美乐珠”,是螺珠的一种。一般来说,珍珠只会由壳内有珠母层的瓣鳃纲物种才可以产出。与一般出产珍珠的真珠蛤属不同,椰子涡螺的螺壳并没有珠母层。GIA及CIBJO对于指定多个涡螺物种所产出的珍珠称作“美罗珍珠”(又或有时采用“非珠母珍珠”这种描述名称),取代过往使用的“钙质分泌物” ;而根据美国的联邦贸易局(FTC)规定, 多种珍珠在贸易时可以无需在“珍珠”之前再加上额外的形容词。美罗珍珠形成的过程,就跟其他珍珠在其他贝壳类的身体内形成的过程一样。由于直到现时美罗珍珠也无法人工养殖,所以也特别珍贵,在拍卖会上的市价可达三百万元新台币(即十万美元)。
参考资料
壳大肉多的海底时尚达人:椰子涡螺.果壳.2021-11-29
产“龙珠”的海洋珍品——椰子螺.名厨美食.2024-10-15
美食博主吃的黑白大贝是什么螺?.知乎.2024-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