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夏人(Saisiyat),是高山族的一个分支,主要分布在台湾北部中央山脉西侧的新竹市、苗栗县两县交界地区。他们的生活和文化受到了泰雅族和客家人的深刻影响,尤其是以矮灵祭而闻名。赛夏人分为南北两个群体,分别与泰雅人和客家人混居。
自然地理
赛夏人居住的平均海拔大约在500米至1,500米之间,是台湾山区各族中人口最少,分布范围最狭窄的一族。他们的祖先据传发源于大霸尖山,经过多次迁徙最终定居于此。赛夏人自称为“Saisiat”,分为南北两群,其中北赛夏自称“Sai-kirapa”,分布于鹅公髻山麓一带;南赛夏自称“Sai-waro”,分布于鹅公髻山麓附近。
社会文化
语言
赛夏人的语言分为南北两种方言,被认为是较为古老的一种南岛语言。随着时代变迁,大部分赛夏人已经习惯使用汉语普通话,但他们自己的语言也得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发展。
衣饰建筑
赛夏人的服装主要采用麻布自制,装饰有独特的花纹。他们的住房多建在山坡或小平台上,充分利用当地的竹木资源。
宗教信仰
赛夏人的宗教信仰主要包括超自然神和祖灵、矮灵。矮灵祭是他们最重要的宗教活动,每两年举行一次,由不同的姓氏轮流主持。
生活习俗
赛夏人的生活习俗丰富多彩,包括舞蹈、音乐、典礼和祭祀等方面。他们的舞蹈和音乐尤其独特,反映了与矮灵的关系。赛夏人的典礼和祭祀也有严格的分工,体现了他们的传统文化和社会结构。
特殊文化
赛夏人的氏族姓氏多以动植物和自然现象命名,如风、根、夏、蟹、日、章等。他们的文面和纹身也是一种独特的文化表现。
经济生产
赛夏人早期主要从事游耕、山地烧垦和山区狩猎。随着时间推移,他们转向定耕农业和林业,生活方式发生了显著改变。
手工艺
赛夏人的手工艺品以其纺织和编篮技艺著称。他们的纺织技术和编织工具有其独特之处,纺织过程复杂精细,编制的物品种类丰富多样。
历史传说
赛夏人的历史传说通过口头相传,讲述了他们的起源和迁徙历程。这些传说因地域差异而有所不同,但都涉及洪水和迁徙的主题。
参考资料
赛夏人.国学迷.2024-11-02
高山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网.2024-11-02
赛夏人(关于赛夏人简述).爱问.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