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展岳,(1926年8月-2019年4月22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农村,中国考古学家。
黄展岳曾受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教授,厦门大学历史系兼职教授。他的学术成果有独著六部、合著三部,单篇论文、考古报告等二百多篇,曾多次荣获考古所、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1992年起,黄展岳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生前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2019年4月22日因病去世。
人物经历
1926年8月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农村。家境清贫,从小参加农业劳动。上小学中学,读书比较刻苦勤奋。1950年考入北京大学史学系,1952年选读考古专业,1954年毕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1977年改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工作。
1956年,黄展岳考取中国科学院副博士研究生,攻读汉唐考古。他曾多次参加或主持洛阳市、黄河水库、西安市、昆明市、广州市等地的田野考古工作。1972年,他从河南省“五七干校”调回,负责《考古学报》的复刊编辑工作。1985年,他评为研究员,后来又任《考古学报》副主编。
他还曾担任中国古代铜鼓研究会理事,中国海外交通史研究会理事,并在多个地区参与重要考古发掘工作。
学术贡献
黄展岳的学术成果丰富,发表了多篇论文和考古报告。他的主要个人著作包括《中国古代的人牲人殉》《考古纪原:万物的来历》《先秦两汉考古与文化》《西汉礼制建筑遗址》等。合著作品有《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西汉南越王墓》等。其中,《西汉南越王墓》获得了多项学术奖项。黄展岳还参与了《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等集体论著的编写工作。
荣誉与奖项
黄展岳曾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聘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他的研究成果《西汉南越王墓》获得了1993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奖、1995年夏鼐考古学研究成果一等奖、1999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著名考古学家黄展岳逝世,享年93岁.澎湃新闻.2024-08-23
心系马王堆汉墓的考古学家.国家文物局.2024-08-01
黄展岳.中国社会科学网.2024-08-01
黄展岳·南越王墓主之谜(上).央视网.2024-0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