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滑(shào—huá),又名悼滑、昭滑、邵滑、淖滑、卓滑、召涓,是战国时期楚国的军事家和外交家。他在楚国担任大司马,是楚国抗秦派的重要人物。奉楚怀王命入越,五年后,乘越内乱,将越灭亡,于是楚在江东设郡。见《韩非子·内储说下》《战国策· 楚策一》及《史记·里子甘茂列传》。
人物生平
率兵救郙
背景:在召滑担任大司马期间,楚国面临了外部威胁,郙地(具体位置有争议,有说是今南阳市西,也有说是燕国的别称或巴国)遭到围攻。
行动:召滑毅然率领楚国大军前往救援。他成功地将被围困的湘军解救出来,并安全撤退。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召滑的军事才能,也增强了楚国在诸侯国中的威望。
灭亡越国
使命:楚怀王为了消除越国这一东南方的威胁,派遣召滑前往越国执行秘密任务。
策略与实施:召滑深入越国,利用越国内部的纷争和矛盾,暗中联络越国的王公贵族。通过一系列巧妙的手段,他成功引发了越国的内乱。随后,他与楚国大将景翠里应外合,对越国发起了致命一击。经过一系列战斗,越国最终被灭亡。
成果:楚国在江东设郡,大大增强了楚国的实力,为楚国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使赵存燕
背景:公元前314年,齐国攻破燕国,赵国欲存燕。为了维护诸侯国的平衡和楚国的利益,召滑被派遣前往赵国进行外交活动。
游说与成功:召滑与惠子一同前往赵国,他们利用自己的智慧和口才,成功说服了赵王和其他大臣,促成了伐齐联盟的形成。这一外交行动不仅使燕国得以保存下来,还增强了赵国与楚国的友好关系。
险遭驱逐与化解
背景:公元前312年,楚国在战争中两败于秦,损失惨重。为了削弱楚国,秦国宰相张仪企图驱逐召滑等楚国重臣。
应对与化解:面对张仪的威胁,召滑凭借自己的爱国心和联齐抗秦的坚定意志,成功地说服了楚王和其他大臣。他指出了驱逐自己的危害和联齐抗秦的重要性,最终使得楚王放弃了驱逐他的念头。
转而连秦
背景:随着秦惠文王去世,樗里疾当政,秦国与楚国的关系逐渐缓和。为了进一步巩固楚国的地位和维护国家的利益,召滑开始考虑与秦国联合。
策略与成果:召滑接受了齐明的说辞,开始与秦国进行接触和谈判。他利用自己的外交才能和战略眼光,成功地与秦国建立了友好关系。这一转变不仅缓解了楚国面临的外部压力,还为楚国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外部环境。
晚年与去世
召滑在晚年继续为楚国效力,担任大司马一职直至去世。关于他的去世年份,学者根据严仓墓出土简文中的岁历进行了推定,认为可能在BC307年、BC306年、BC305年、BC303年、BC299年中的其中一年。
史料记载
赵策一
齐破燕,赵欲存之。乐毅谓赵王曰:「今无约而攻齐,齐必赵。不如请以山西省易燕地于齐。赵有河北省,齐有河东,燕、赵必不争矣。是二国亲也。以河东之地犟齐,以燕以赵辅之,天下憎之,必皆事王以伐齐。是因天下以破齐也。」王曰:「善。」乃以河东易齐,楚、魏憎之,令昭滑、惠子之赵,请伐齐而存燕。
前312年,楚两败于秦之后,丢失了鄢郢之战、汉中市之地,张仪又企图再次对楚国发动外交攻势。
楚策一
张仪相秦,谓昭雎曰:「楚无郢、汉中,有所更得乎。」曰:「无有。」曰:「无昭滑(原作昭过,形近而误)、陈轸,有所更得乎。」曰:「无所更得。」张仪曰:「为仪谓楚王逐昭滑、陈,请复鄢、郢、汉中。」昭归报楚王,楚王说之。有人谓昭滑曰:「甚矣,楚王不察于尊名者也。韩求相工陈籍而周不听;魏求相母恢而周不听,何以也。周曰是列县畜我也。今楚,万乘之犟国也;大王,天下之贤主也。今仪曰逐君与陈轸而王听之,是楚自行不如周,而仪重于韩、魏之王也。且仪之所行,有功名者秦也,所欲贵富者魏也。欲为攻于魏,必南伐楚。故攻有道,外绝其交,内逐其谋臣。陈轸,夏人也,习于山西省之事,故逐之,则楚无谋\臣矣。今君能用楚之众,故亦逐之,则楚众不用矣。此所谓内攻之者也,而王知察。今君何不见臣于王,请为王使齐交不绝。齐交不绝,仪闻之,其效鄢郢之战、汉中市必缓矣。是昭雎之言不信也,王必薄之。」
可见,此时昭滑已经是“能用楚之众”的抗秦派第一人物和张仪的眼中钉了。
此策中的谓昭滑者,是一个爱国心很强、联齐抗秦意志很坚决的外交人物,有可能就是屈原。
昭滑后来大概没有被放逐,而是采取了另一种方式离开了楚国。他被派往越国,开始从事一项大胆的征服计划。
楚策二
到了前306年,“且王尝用昭滑于越而纳句章,昧之难,越乱,故楚南塞濑胡而郡江东。计王之功,所以能如此者,越乱而楚治也。”
昭滑在越5年(前311-前307年),其具体事迹已不得而知,但设郡江东、征服了越国的大部分地区,应该是无疑的。现在就可以对怀王这么说了:“王虽东取地于越,不足以刷耻;必且取地于秦,而后足以刷耻于诸侯。”
《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
“且王前尝用召滑於越,而内行章义之难,越国乱,故楚南塞厉门而郡江东。”
后世纪念
严仓古墓群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松林村,共有古墓13座。因南水北调引江济汉工程需要,2009年10月起,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严仓古墓群中规模最大的獾子冢进行抢救性发掘。2010年1月,考古人员在严仓墓獾子冢西侧的车马坑二号坑内首次发现了楚国指挥战车。随后,虽然从獾子冢墓室中又清理出土了部分竹简和铜态射、铜削刀等青铜兵器,以及残存的头盖骨。
古代天子所乘马车为6匹马,而该墓主人所乘马车就有4匹,足见其身份之显赫。楚国墓葬是台阶越高就越能代表墓主人的身份,獾子冢从墓口至盖板共有15级台阶,墓主人应是相当于大夫的级别。因此,专家当时推测墓主人为2300年前楚国的军事指挥家。
在后期整理中,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教授李天虹等根据古墓中出土的残缺竹简这一线索,慢慢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份之谜,最终确定战车主人为楚国大司马悼滑(召滑)。
参考资料
《史记·楚世家》.古诗文网.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