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经营西域研究》一书,作者王子今,2016年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出版信息

作者:王子今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出版年: 2016-12

页数: 350

定价: 99.00元

装帧: 平装

ISBN: 9787516195376

内容简介

在汉王朝行政力量进人西域之前,匈奴曾经对西域施行控制,设“僮仆都尉”“赋税诸国”,以“兼从西国”形式强化自身军事实力。由王子今所著的《匈奴经营西域研究/大国学研究文库》一书关注汉代西域史料的早期积累,亦注意发据碑刻文字和简文字西域史料,同时注意西域地方没有文字信息的考古收获,进行这一历史阶段政治、军事、经济、交通以及区域开发和民族关系的综合研究。作者坚持考定辨疑的精神,运用二重证据法,注重世界文化史的视角的考察,关于匈奴对西域开发的参与、匈奴控制背景下的西域商贸、匈奴西域“和亲”史事、匈奴在西域的文化接受史、汉匈争夺背景下西域诸国的文化走向等也有论说。

作者简介

王子今中国人民大学、出土文献与中国古代文明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顾问。主要从事秦汉史研究。已出版《秦汉交通史稿》《秦汉区域文化研究》《秦汉社会史论考》《秦汉时期生态环境研究》《秦汉史:帝国的成立》《秦汉边疆与民族问题》《秦汉社会意识研究》《秦汉交通史新识》《中国蜀道·历史沿革》《秦汉交通考古》《战国秦汉交通格局与区域行政》《中国古代交通文化论丛》等学术专著40余种。

目录

序文

绪论

一“西域”名义

(一)“西域”名号的出现

(二)关于“匈奴西域”

(三)“阸以玉门、阳关”:汉帝国的“西域”

(四)西域·西国

(五)西域·东域·北域·南域

二 汉代西域史料的发现和理解

(一)汉代“西域”史料的早期积累

(二)碑刻文字:“西域”史料的新发现之一

(三)简牍文字:“西域”史料的新发现之二

(四)没有文字的考古收获:“西域”史料的新发现之三

(五)“西域”名义的合理理解

三 研究匈奴经营西域史的立场和视角

(一)民族的立场?历史的立场?

(二)考定辨疑的精神

(三)二重证据法

(四)世界文化史的视角

第一章 关于匈奴定楼兰诸国

冒顿单于时代的匈奴

(一)冒顿自强

(二)汉初匈奴与中原王朝的战与和

二 兼并“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一)关于“定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皆以为匈奴”

(二)关于“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三)匈奴强势与西域文化发展进程

(四)匈奴控制西域通路

第二章 匈奴“赋税”西域

一“僮仆都尉”职任

(一)汉文意译匈奴官职特例之一

(二)“僮仆”涵义

(三)“僮仆都尉”居地

(四)“僮仆都尉”设置的时段特征

二 僮仆都尉“赋税诸国”

(一)“赋税”应体现制度化经济关系

(二)“赋税诸国”的征收内容

(三)“取富给”经济意义的地域限定

第三章 匈奴“兼从西国”

一 西域人口掠夺

(一)蒲类史例

(二)关于“大胡”、“虏”

二 西域兵员调用

(一)孝武“患其兼从西国”的警觉

(二)匈奴“与之进退”

三 西域诸国:服属匈奴,役属匈奴

(一)羁事匈奴

(二)降匈奴

(三)为匈奴耳目

第四章 匈奴对西域开发的参与

一 考古资料所见匈奴部族在西域的生产与生活

(一)察吾乎沟口三号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二)庙尔沟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三)南湾墓地的发现及其意义

(四)东黑沟遗址的发现及其意义

(五)新疆石人石棺墓文化的时代和族属

二 匈奴屯田

(一)匈奴发骑田车师

(二)匈奴“争屯田车师”

(三)伊吾县、柳中“膏腴之地”而“匈奴资之”

(四)西域屯田水利事业中“胡人”的作用

三 匈奴控制背景下的西域商贸

(一)匈奴“乐关市”传统

(二)匈奴在西域商路的经济表现

(三)匈奴获得西域商业利润

(四)“贾胡”活跃于西域与北边

(五)内地的西域“贾胡”

第五章 匈奴控制西域的方式

一“匈奴使”的活动

(一)“汉使”和“匈奴使”的西域竞争

(二)“匈奴使”的军事使命

(三)傅介子事迹

二 匈奴西域“和亲”史事

(一)“和亲”史源

(二)“西戎”涉外政治婚姻

(三)乌孙王昆莫“左夫人”

(四)匈奴郅支单于与康居王“和亲”

(五)匈奴狐鹿姑单于以先贤掸姊妻乌禅幕

(六)匈奴对汉王朝西域“和亲”政策的破坏

第六章 匈奴在西域的文化接受史

一 匈奴直接接受西域文化的影响

(一)农耕方式

(二)毛织技术

(三)冶铸生产

(四)贸易行为

二 匈奴经过西域问接接受西亚和中亚文化的影响

(一)消费生活:诺彦乌拉发现之一

(二)信仰世界:诺彦乌拉发现之二

(三)艺术风格:诺彦乌拉发现之三

第七章 匈奴与汉王朝对西域的争夺

贾谊的战略设计:“备月氏、浑之变”

(一)《新书·匈奴》的北边形势分析

(二)关于“月氏、灌窳之变”之一

(三)关于“月氏、灌窳之变”之二

(四)贾谊思想影响下的张骞“凿空”和西域经营

(五)和平战略:“三表”和“五饵”

二“匈奴西边日逐王”事迹

(一)“匈奴西边日逐王”与“僮仆都尉”“领西域”

(二)“日逐王”部的生存方式

(三)“日逐王数万骑归汉”事

(四)悬泉置汉简遗存有关“先贤掸”的信息

(五)“日逐王”名义考

三 汉军的远征

(一)赵破奴击楼兰

(二)李广利征大宛

(三)汉与乌孙合击匈奴

四 汉军“远田”西域

(一)李广利屠轮台县

(二)轮台屯田基地的建设

(三)《轮台诏》对“远田轮台”的否定

(四)刘弗陵“田轮台”

(五)关于渠犁屯田

(六)关于楼兰屯田

(七)匈奴“兼从西国”与汉王朝“通西国”、“安西国”

五 汉匈西域战争中的“诅军”巫术

(一)匈奴使巫“诅军事”

(二)汉军“以方祠诅匈奴、大宛”

(三)关于“缚马”“诅军”方式

第八章 汉匈争夺背景下西域诸国的文化走向

一“重译”现象与西域“译人”

(一)汉儒对武丁时代和周公时代“重译”传说的追忆

(二)关于“九译”

(三)汉史“重译”记录

(四)西域“重译”现象

(五)汉朝的“译官”

(六)西域“导译”、“译道”

(七)西域列国的“译长”

(八)傅介子故事中的楼兰“译”

(九)西域国家“给使者”、“导译”的接待压力

二 河西汉简所见西域史信息

(一)河西汉简西域史料

(二)“降归义鸟孙女子”及其他称谓

(三)汉简所见西域使团

三 汉匈西域争夺背景下龟兹的交往取向

(一)西汉:汉匈西域争夺与龟兹交往史

(二)从“龟兹攻没都护”到都护班超“居龟兹”

(三)说“龟兹数反复”

(四)关于“驴非驴,马非马”

(五)上郡“龟兹”考议

附论一 前张骞的丝绸之路与西域史的匈奴时代

(一)早期中西交通的西域路段

(二)冒顿单于自强与匈奴兼并“楼兰、乌孙、呼揭及其旁二十六国”

(三)“诸引弓之民,并为一家”

(四)匈奴强势与西域文化发展进程

(五)匈奴控制西域通路

(六)活跃的西域“贾胡”

附论二 说索楼兰屯田射水事

(一)《水经注·江水》索劢功绩

(二)索劢事迹真实性探考

(三)王尊王霸故事:人文与水文

(四)《论衡》“射水不能却水”说

(五)钱塘江“射涛”

(六)“伏波射潮”

(七)铁镞的神异力量

(八)关于“胡人称神”

附论三 龟兹孔雀考

(一)《魏书》:龟兹国“土多孔雀”

(二)汉代西域“厨宾”“孔爵”与“条支”“孔雀”

(三)魏晋西域“孔雀”之献

(四)关于龟兹“孔雀”的历史记忆

(五)中国历史时期孔雀的地理分布及其变迁

(六)讨论龟兹“孔雀”是否曾经存在的旁证

(七)“人取养而食之,乳如鸡鹜”:养禽史的重要一页

(八)乾隆孔雀开屏》诗:18世纪西域“孔雀”信息

代结语 新疆汉烽燧——西域英雄时代的纪念碑

(一)烽台屹屹百丈起

(二)自日登山望烽火

(三)羌女轻烽燧,胡儿掣骆驼

主要参考资料

作者相关研究论著目录

秦汉西域史大事年表(吕方编制)

西域族名国名地名索引

人名索引

后记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