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陈民志

陈民志

陈民志,字允定,号元同,泌阳县官庄镇陈楼村人,明万历十二年(公元1584年)中举人,万历二十年(公元1592年)中进士,先后任吏部考功司主事、工部督水清吏司郎中、吏部文选司郎中,德厚流光,才能卓著,堪称一代大家。

人物生平

陈民志是书法家,任中书舍人期间就为皇帝写诏令,通俗一点说,就是写圣旨。常言说,字如其人,字是一个人的脸面,圣旨的字体好坏,关系到皇帝的脸面,如果写得一塌糊涂,皇帝的脸往哪搁?因而,写制的多是书法高手,如大书法家董其昌。陈民志与董其昌同朝为官,能为万历皇帝写制诰,可想其书法水平之高了。据记载,陈民志的书法有王羲之遗风,深受皇帝欣赏。

陈民志是建筑学家。保和殿为皇宫内的重要宫殿,册立皇后、太子等重大活动,皇帝在此接受群臣恭贺;公主下嫁,皇帝在此宴请附马;殿试是最高层次的科举考试,也在这里举行,皇帝本人亲自主考、监考,考第一者即为状元。由此可见,保和殿之重要。日久年深,保和殿损坏,需要修,皇帝要挑选懂建筑、品行好的官员督修。经过仔细挑选,皇帝选中了陈民志。修葺结束后,万历皇帝非常满意,龙颜大悦,赞叹道:“非能臣无此料理。”赏赐给陈民志高丽笔十支,将笔喻为宝剑,“宝剑赠与烈士也”。

陈民志是水利专家。有一年,黄河上游连降暴雨,河水泛滥,堤岸冲毁,洪魔肆虐,百姓疾苦万分。皇帝闻报,紧急召集群臣商议,问群臣,陈民志现在何处?群臣知道皇帝问话的用意,工科官员站出来答:臣等已经写好奏疏,还没有奏报,治河的艰巨任务非陈民志不能胜任。皇帝很高兴,群臣和他想到一块了。于是,命陈民志督修黄河。陈民志不辱使命,不但尽职尽责,还捐献三千两银子,这是他多年积攒下来的全部家当。他不愧是治黄专家,亲自率领民工奔波在治河一线,详细调查,该堵塞的堵塞,该疏浚的疏浚,“因势浚塞,高下得宜”,圆满完成治河任务,解除了水患。他不满足于治理河患,还处处为百姓着想,看到黄河两岸百姓为修筑河堤负担过重,便奏请朝廷,免除一部分田赋,减轻百姓的负担。

陈民志是文学家。著有《皇明文萃》、《教家要略》、《田园集》等文集。

泌阳县因临泌阳河而得名,历朝历代咏泌水的诗作数以百计,唯此诗韵律优美、意境悠远、清新隽永、寓意深长,为咏泌水之佳作。明末以来编的县志,皆收其诗。

陈民志还是一位道德高尚,为官廉洁的清官。他在多处为官,清廉无私,刚直不阿,深受百姓爱戴。回泌阳省亲,只带一名贴身仆人,徒步往返,从不摆官吏威风,不要地方官绅迎送款待。晚年病重期间嘱告子女:“我为官多年,两袖清风,家无积蓄,死后办理丧事要从简,一口棺木,随身衣服足矣。财产乃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这样,我九泉之下也就暝目心安了。”

爱新觉罗·旻宁八年编纂的《泌阳县志》中,陈民志的传记为县令温如玉亲自撰写,1994年新修定的《泌阳县志》《人物传(690页~691页)》也载有陈民志的事迹。

主要成就

陈民志是善于接受新思想的学者。利玛窦意大利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也传授西方科学知识,为开阔中国人的视野起到了巨大作用,被视为促进东西方交流的杰出科学家。利玛窦编绘的《坤舆全图》是世界地图史上第一份比较完整的世界地图。他将这份地图献给了万历皇帝。在这张地图上,陈民志、李之藻、杨景淳、祁光宗等人分别写了题跋。在现在看来,写题跋算不得什么,但在那个时代可是了不起的事。当时,中国人以天下之中自居,封闭保守,不愿接受新思想新观点,不愿学习先进技术。陈民志等人敢于冲破思想樊篱,提倡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是开拓进取的精神,意义非凡。陈民志对《坤舆万国全图》进行深入研究,写下了152字的题跋,不是泛泛而谈,而是真知灼见。地图上的字大概是陈民志留下的唯一手迹,共有8列,每列20字,排列整齐,书写工整,落款为“阳(今泌阳县)陈民志跋”,确有王羲之的楷书章法和风格。在中外文化交流史上,驻马店市人铸下了深深的烙印,难能可贵。

人物评价

陈民志的事迹在泌阳及周边县、乡广为流传,但多数人不称“陈民志”而称“陈天官”。“天官”不是正式官职,但在百姓心目中“天官”是很大的官,也是清廉的官,蕴含着百姓对“陈天官”的爱戴。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