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百战
李百战,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履历
博士(英国Reading大学)
博士后(英国Loughborough大学)
重庆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工程技术部)委员
建设部科技委委员
重庆市政协委员, 重庆市归国华侨联合会兼职副主席
国家“211”工程重点学科“城镇人居环境工程”学术带头人
国家“985”工程“三峡库区水质安全与生态重建”研究院院长
国家教育部“三峡库区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主任
全国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暖通空调)执业资格考试专家组成员
建设部“可持续发展资源与环境”和“建筑节能”全国专家组成员
国际制冷学会(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 of Refrigeration)空调专委会(E1)副主席
英国皇家建筑计量勘测师学会(RICS)资深会员(Fellow, Reg.No.1186860)
英国皇家建筑设备工程师学会(CIBSE)资深会员(Fellow, Reg.No.26739)
香港大学荣誉教授(Honorary Professor, Ref: S/N 46364, 2003年-2009年)
英国专业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T in Construction, ISSN :1874 – 4753》 编委
专业期刊《暖通空调, ISSN :1002 - 8502》 编委
《环境工程》期刊特邀编委。
《中国住宅设施》编委。
《建筑热能通风空调》 编委
论文
1986年—1991年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1986年—2004年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
1986年—2008年在国内外刊物及国际会议上公开发表论文超过160篇
参编刊物
(1)主编《绿色建筑概论》,2007年9月1日,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 978-7-122-01032-2
(2)主译《供热、通风、空调和制冷工程- 设计指南》(CIBSE Guide B),2008年7月,重庆大学出版社,ISBN 978-7-5624-4439-8
(3)参编《可持续城市与建筑设计》(中英文对照版), 2006年3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7-112-08099-1
(4)参编《可持续建筑环境与建设》(中英文对照版), 2006年4月, 英国剑桥大学欧亚可持续城市发展中心出版,ISBN 0-903248-03-4
(5)参编《绿色建筑2008》,2008年3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9925-2
(6)参编《面向未来的绿色建筑》,2008年3月,重庆大学出版社, ISBN 978-7-5624-4439-7
(7)参编《绿色建筑在中国的实践》,2007年3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ISBN 978-7-112-08873-7
科研项目
正在主持
(1)负责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建筑热环境动态调节与控制的理论与方法”(50838009,2009 – 2012, 国家拨款200万元)
(2)负责主持制订国家标准“民用建筑室内热湿环境评价标准”(2008 – 2010,建标标函[2008]23号)
(3)负责主持国家“十一五”科技支撑重大项目课题9——“建筑室内热湿环境控制与改善关键技术研究”(2006BAJ02A09, 2006-2010,国家拨款560万元)
(4)负责主持教育部“春晖计划”科研项目“整体能效型窗户系统的研究与开发”(2006-2010)
(5)作为第二主持人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夏热冬冷地区室内热湿环境下人体生理与心理响应机理研究”(50678179,2007-2009,国家拨款26万元)
(6)作为中方主持人(英国剑桥大学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负责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课题“Network for China-UK Building and Urban Sustainability (nCUBUS)”, (2007年—2009年, 女王陛下政府拨款14万英镑,合200万元) ;
已完成
(1)主持负责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住宅热湿环境动态特性及控制原理研究”, 1991-1996 ;
(2)主研参加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建筑节能用气象资料数据模型研究”, 1988-1989年;
(3)在英国Reading大学作博士期间,参加并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课题“室内环境对人员工作效率影响的评价”(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Indoor Environment on the Productivity of Occupants),1993-1996年;
(4)在英国Reading大学作博士期间,参加并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课题“建筑传热和室内空气流动预测”(Predict Heat Transfer and Air Flow for Building 设计),1994-1996年;
(5)在英国Reading大学作博士期间,参与并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 课题“英国建筑环境无障碍设计指南”(No-Handicapping Environment),1994-1996年;
(6)在英国Loughborough大学作博士后期间,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课题“建筑工程设计和管理信息流仿真原理研究”(Development of the ADePT Methodology),1997-1999年, 1999年3月在英国伦敦获英国(Construction Industry awards: Achievement through Innovation) “建筑工业科技成果创新奖” (The judges commenting that ADePT will be a significant factor in the industry's evolution, and the potential benefits of the technique were enormous.);
(7)在英国Loughborough大学期间,参加并完成英国自然科学基金(EPSRC)课题“高新技术向工业界转移专项”(Advantage Technology Transfer to Industry),(100万英镑,合1500万元), 1999-2001年
(8)在英国B\u0026M国际建筑设计与咨询公司作高级咨询工程师期间, 参加并完成“英国伯明翰(Birmingham)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建筑住宅示范工程”,“纽约司法大楼综合设计”等多项大型国际工程项目,2001-2002年。
(9)在英国B\u0026M国际建筑设计与咨询公司作高级咨询工程师期间, 参加“热电联产系统用于英国原子能试验中心的前期可行性研究”,参加英国内政部负总部办公大楼设计,负责建筑热工性能设计及暖通空调方案设计, 2001-2002年;
(10)主持负责并完成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小城镇科技发展重大项目课题15: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关键技术”,2003年—2005年( 2003BA8008A15, 国家拨款480万元), 获2006年重庆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
(11)主持负责并完成教育部博士点基金课题“建筑工程设计过程中的信息流模拟与仿真”,2003年—2006年(教技[2003] 172)
(12)主持负责并完成教育部回国留学人员基金课题“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模拟及信息传递仿真研究”, 2003年—2006年 (教外司[2003]14)
(13)主持负责并完成英国国家外交部和环境署基金课题“Establishment of a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System on Green Buildings in China” (2005年—2007年, 女王陛下政府拨款6万英镑,合90万元) ;
(14)作为中方主持人(英国剑桥大学作为第一主持单位)负责并完成英国外交
部与环境署联合资助课题:“Clean and Renewable 能量 Development and Energy Efficient building 设计 in West China”, (2003年—2005年,FCO-2CHI76K, 英国政府拨款7.6万英镑,合113万元) ;
(15)作为中方主持人(英国剑桥大学为第一负责单位)负责并完成欧盟基金课题“中国西部地区建筑环境研究”。(2003年—2005年,CN/ASIA-LINK/011 (XXX), 欧盟拨款50万欧元,合500万元)
(16)参加荷兰政府赠款项目(2003-MOC-NGGP, “中国西部小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经济适用技术及示范”,并主持完成“技术政策研究”子课题,2004年—2008年(2003-MOC-NGGP-03)。
(17)主持负责并完成重庆市小城镇建设科技重大项目课题: “重庆市小城镇建设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2004年—2007年(国家拨款400万元)。
获得荣誉
1999年,英国“建筑工业科技成果创新奖(Innovative Research Achievement)”,英国国家奖,英国;
2004年,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务院;
2005年,首届华侨华人专业人士“杰出创业奖”,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
2006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第一主持)重庆市;
2008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奖三等奖,(第一主持)重庆市;
2008年,全国侨联系统抗震救灾先进个人,国务院侨办,全国侨联;
2009年,全国侨联先进个人,全国侨联;
2008年,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第一主持)教育部;
2009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11年,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三等奖,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2009年,中国侨联和国务院侨办授予“杰出华人华侨奖”;
2010年,重庆市十大节能减排突出贡献专家,重庆市政府;
2012年,中国侨联“中国侨界贡献奖(创新人才);
2015年,重庆市科学技术奖科技进步一等奖,(第一主持)重庆市;
2016年,世界可再生能源联盟“引领奖”;
2017年,重庆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第一主持)重庆市;
2018年,国家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第二主持)国家教育部;
2019年,全国优秀教师。
2021年11月3日,李百战作为主要完成人的项目《建筑热环境理论及其绿色营造关键技术》获得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2023年4月9日,“第四届教学大师奖、杰出教学奖和创新创业英才奖”颁奖典礼在重庆大学虎溪校区体育中心举行,李百战荣获2022年度杰出教学奖。
参考资料
李百战.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2-01-11
最全!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名单.科学网.2021-11-03
第四届“教学三大奖”在重庆大学颁奖 李百战教授荣获杰出教学奖.今日头条.2023-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