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台龙虾
鱼台龙虾是山东省鱼台县的特产,属于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该县地处暖温带过渡型季风湿润区,气候温和,水资源丰富,为龙虾的生长提供了优越的环境。鱼台龙虾以其体型大、色泽鲜艳、肉质细腻等特点著称,被誉为小龙虾中的精品。2011年11月22日,鱼台龙虾获得了农业部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外形特征
鱼台龙虾,学名为盱眙龙虾,属于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十足目龙虾科属动物。其头部和胸部较大,外壳坚硬且色彩斑斓,体长约15-20厘米,重量约为50-70克。出肉率为17%,虾肉蛋白质含量超过50%。淡水龙虾的生命力较强,适应多种水域环境,繁殖能力强,雌虾年产卵量约400粒,孵化率高,稚虾经过60-70天的饲养即可成长。
内在品质
鱼台龙虾的蛋白质含量约占总量的16%-20%,脂肪含量低于0.2%,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易被人体吸收。此外,其体内含有较高的锌、碘、硒等微量元素,肌肉纤维细嫩,易于消化吸收。2010年12月,山东省水产品质量检验中心对其进行了营养成分检测。
药用价值
龙虾的甲壳亚门中含有“甲壳质”,被认为是重要的生命要素之一,可用于制作糖尿病、高脂血症患者的保健产品。甲壳素提取的氨基葡萄糖有助于关节软骨的再生和润滑。《本草纲目》记载虾、蟹壳具有破瘀消积的功效,可用于治疗多种疾病。现代研究发现,龙虾壳可用于制造止血药物。
产地环境
气候条件
鱼台县位于微山湖畔,地势低洼,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雨热同期,具有南北气候特点。年平均气温13.7℃,年平均积温4195.8℃,年平均无霜期213天,年平均降水量727.1毫米。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这种气候条件有利于龙虾的快速生长和多次蜕皮,使其体型大、壳薄。
水源水质
鱼台县拥有众多河流、沟渠和池塘,水源来自微山湖,水质清澈洁净,光照充足。由于水稻种植过程中使用的肥料未能全部被作物吸收,通过灌溉和排水进入水体,增加了水中营养盐和微量元素的含量,为水生动植物提供良好生长条件。
自然饵料
鱼台县水域中有种类丰富的浮游动物、底栖动物和水生植物,包括龙虾喜爱的食物来源,如轮虫、枝角类、桡足类、螺、蚌以及多种水草。这使得即使人工养殖的鱼台龙虾也几乎具备野生品质。
历史与发展
20世纪70年代,鱼台县各水域广泛分布着龙虾。然而,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水域污染加重,龙虾资源逐渐减少。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关闭污染企业、实行休渔制度和建立污水处理厂,以改善水域环境。90年代初,鱼台县开始人工养殖龙虾。近年来,鱼台县大力发展绿色喜米产业,举办了龙虾节等活动,推动龙虾产业的发展。
质量技术要求
养殖环境
鱼台龙虾的养殖环境应尽可能模拟自然生态系统,选择合适的池塘、藕田、稻田等地进行养殖。池塘土质以黏土为佳,水深随季节变化,春季约1米,夏季约1.5米。池埂宽度不少于5米,防止龙虾逃脱。水面至少要有70-80%的水草覆盖率,以提供栖息和食物来源。此外,还需适量投放螺蛳和蚌类,以增加动物性饵料。
投放虾苗
虾苗可在4月份捕获,每亩放养量为30-50千克。若未捕获虾苗,则可在秋末投放亲虾,每亩放养量为10-20千克。亲虾性成熟只需4-6个月,可进行正常繁殖和孵化。
投放配套种群
在龙虾养殖中,可适当投放小对虾、花白鲢和鳜鱼等物种,实现生态平衡和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参考资料
济宁礼飨(鱼台篇)——鱼台龙虾.济宁新闻网.2024-08-22
名优特产.鱼台县人民政府.2024-08-22
山东地标名片|鱼台龙虾.百家号.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