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精草是一种落叶灌木,植株较为矮小症,高度约1米。它是一种蔓生植物,茎干细而灰,表面带有短刺,这些刺生长在叶子的腋部。天精草的叶子形状多样,包括卵形、卵状鞭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大小适中,长度在2-6厘米之间,宽度则在0.5-2.5厘米范围内。花朵呈紫色,花瓣边缘覆盖有密集的绒毛。果实为卵形或长圆形,种子呈黄色。花期一般在6月至9月,而果期则在7月至10月。
形态特征
天精草是一种落叶灌木,植株较矮小,高1m左右。蔓生,茎干较细,外皮灰色,具短棘,生于叶腋,长约0.5-2cm。叶片稍小,卵形、卵状鞭形、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2-6cm,宽0.5-2.5cm,先端尖或钝,基部狭楔形,全缘,两面均无毛。花紫色,边缘具密缘毛;花萼钟状,3-5裂;花冠管产和裂片等长,管之下部急缩,然后向上扩大成漏斗状,管部和裂片均较宽;雄蕊5,着生花冠内,稍短于花冠,花花丁字形着生,花丝通常伸出。浆果卵形或长圆形,长10-15mm,直径4-8mm,种子黄色。花期6-9月,果期7-10月。
生活习性
天精草喜欢温暖湿润的环境,适应能力强,对土壤的要求不高,能在多种类型的土壤上生长。
分布范围
天精草分布广泛,在中国多个省份均有分布,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等地。
栽培技术
繁殖方法
天精草可以通过播种繁殖,也可以通过扦插繁殖。播种繁殖可在春季进行,将种子均匀撒播在苗床上,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待幼苗出土后即可移栽。扦插繁殖则选择健壮的枝条,剪成长约10厘米的小段,插入土中,保持适当的湿度,等待新根形成后再移植。
栽培管理
天精草栽培过程中需要注意及时浇水施肥,保持土壤湿润,同时定期修剪枝条,促进分枝和增加产量。
主要价值
天精草的嫩叶和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包括甜菜碱、胡萝卜素、维生素c、亚油酸以及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和微量元素。它们可以作为蔬菜食用,口感鲜美,烹饪方法多样,如炒、凉拌、煲汤等。此外,天精草还可以加工成茶叶,具有解暑、降压的功效。
药用价值
天精草味苦、甘、性凉,归心、肺、脾、肾经。属于补益药物类别,具有补虚益精、清热明目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虚劳发热、烦渴、目赤昏痛、障翳夜盲、崩漏带下病、热毒疮肿等症状。历代医药文献中对其药效有多方面的描述,如《食疗本草》认为其能坚筋耐老、除风、补益筋骨、益人去虚劳,《日华子本草》提到其能除烦益智、补五劳七伤、壮心气、去皮肤骨结间风、消热毒、散疮肿等。
历史记载
天精草,即枸杞叶,是中国传统中医药学中的重要药材之一。明代李时珍在其著作《本草纲目》中详细记录了天精草的不同部位及其采集时间,分别命名为天精草、长生草、枸杞子和地骨皮。
采收储藏
天精草的采收季节一般在春季至初夏,此时应将其新鲜采摘并清洗干净,多数情况下直接使用新鲜的天精草。
参考资料
天精草-枸杞叶.北京中医药大学博物馆.2024-09-17
枸杞叶,又名地仙苗、天精草,有4大作用,农民朋友要了解!.网易.2024-09-17
枸杞叶.中医世家.2024-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