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创建于2000年4月,占地面积8亩,陈列面积1830平方米,包括序厅和三个陈列室,分别展出早期草原文化、游牧时代的草原文化和伊犁民族民俗。

博物馆藏有珍贵文物2700多件,藏品中有不少草原文物精品,大型的草原青铜器、鹿石、波马古墓金银器、丝织刺绣遗宝,以及草原石人察合台汗国银、铜币都非常地著名,一些文物珍品还参加国出国展出。

建筑布局

《草原·天马·游牧人——早期草原文化》以石器时代、辉煌的青铜文明、原始的锄耕农业等为主线,展示有旧石器、细石器、青铜器、骨器、陶器等珍贵文物216件。

《哈萨克民族民俗展——游牧时代的草原文化》分马背民族的兴起、繁盛的游牧时代、察合台汗国时期、明清时代几部分,另有伊犁吉林台、恰甫奇海出土的文物精品展览。民族民俗厅以哈萨克族民族、民俗展览为主,全面、直观地展示哈萨克族悠久灿烂的历史和文化。

馆藏文物

阿尔生型青铜器 1976年在巩留县阿尕尔生发现了12件青铜器。这是典型的青铜时代生产工具,被称为阿尕尔生型青铜器。

昭苏波马古墓金银器 1997年10月在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有金面具、虎柄金杯汽车、甲残片等。

阿力麻里瓷器 阿力麻里是察合台汗国时期的王都。1975年以来城址内出土了30多件元代瓷器,其中不乏官窑景德镇和龙泉窑烧造的精品。

文化活动

民间阿肯弹唱不定期组织哈萨克族民间老艺人在民俗厅进行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开展弹唱会,观众可参与。

参考资料

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博物馆.美篇.2021-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