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球穗扁莎

球穗扁莎

球穗扁莎(Pycreus globosus),为莎草科扁莎属下的一个植物变种,也被称为球穗扁莎草、扁莎、黄毛扁莎、球穗莎草。

形态特征

根状茎短,具须根。秆丛生,细弱,高7-50厘米,钝三棱形,一面具沟,平滑。叶少,短于秆,宽1-2毫米,折合或平张;叶鞘长,下部红棕色

苞片2-4枚,细长,较长于花序;简单长侧枝聚花序具1-6个辐射枝,辐射枝长短不等,最长达6厘米,有时极短缩成头状;每一辐射枝具2-20余个小穗;小穗密聚于辐射枝上端呈球形,辐射展开,线状长圆形或线形,极压扁,长6-18毫米,宽1.5-3毫米,具12-34(-66)朵花;小穗轴近四稜形,两侧有具横隔的槽。

鳞片稍疏松排列,膜质,长圆状卵形,顶端钝,长1.5-2毫米,背面彩云阁状突起绿色;具3条脉,两侧黄褐色、红褐色或为暗紫红色,具白色透明的狭边;雄蕊2,花药短,长圆形;花柱中等长,柱头2,细长。

小坚果倒卵形,顶端有短尖,双凸状,稍扁,长约为鳞片的1/3,褐色或暗褐色,具白色透明有光泽的细胞层和微突起的细点。花果期6-11月。

分布范围

中国分布

中国广布于安徽、福建省广东省贵州省海南省河北省黑龙江省吉林省江苏省辽宁省山东省山西省陕西省四川省云南省浙江省(永嘉、平阳县(南麂列岛)、泰顺县)等地。

世界分布

世界分布于朝鲜越南、中国、日本马来西亚地中海南非印度、非洲、大洋洲,欧洲南部。

生长环境

球穗扁莎常见长生于水边湿地、田边、沟边,在台湾经常出现在稻田的边缘。此外,球穗扁莎草主要为害水稻、英白等水生作物。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6gwu.com/id.php on line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