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化性柞蚕在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种。一化性柞蚕从卵到蛾一年只发生一个世代循环就滞育,一年只养一季春蚕,所以称之为一化性柞蚕。

品种简介

一化性柞蚕在分类学上属于动物界,节肢动物门,昆虫纲,有翅亚纲,鳞翅目,天蚕蛾科,柞蚕属,柞蚕种。柞蚕是内生翅类,一生经历卵、幼虫(蚕)、蛹和成虫(蛾)四个发育阶段。一化性柞蚕从卵到蛾一年只发生一个世代循环就滞育,一年只养一季春蚕,所以称之为一化性柞蚕。它以蛹休眠越冬,蛹越冬后,解除滞育,羽化成蛾。一化柞蚕蛹,自每年六月上旬到次年上月底自然羽化,鲜活时间长达十个月。蚕蛾雌雄交配产卵,柞蚕卵没有眠性,在适宜温湿度下孵化出蚕(幼虫),刚出生象黑蚂蚁般大小,幼虫大量取食柞叶,体躯迅速增长,经过四眠五龄而老熟营茧,全龄期45—50天。在幼虫发育阶段,1—3龄为小蚕期(或稚蚕期),4—5龄为大蚕期(或壮蚕期)。5龄熟蚕移入茧场,一般用二、三年生的蒙古栎老梢做茧场。在茧场经历9—10天,营茧化蛹,茧不属于柞蚕的变态,而是柞蚕变态过程中的附属物。柞蚕幼虫发育成熟时分泌出绢丝蛋白,在柞树上吐丝结茧保护冬眠的蛹体。

化性是在自然环境中一年内所完成它生活世代次数的特性,柞蚕这一生物习性受日照影响最大,温度是辅助因子。日照市受地理纬度影响,实践验证北纬34——36N即山东鲁中是二化柞蚕区与一化柞蚕区的地理分界线。一化性柞蚕北临界线(北纬34——35N)是沿鲁(青岛市泰安市阳谷县)—豫(南乐县安阳市林州市)—晋(长治市临汾市)—陕(洛川)—陇(平凉市静宁县)。二化性柞蚕区的南临界线(北纬35——36N)是沿鲁(日照—费县—金乡)—豫(民权县新郑市嵩县)—陕(西安市宝鸡市)—陇(天水市—临潭)。

一化性柞蚕发源于黄河流域,是我国传统的出口创汇产业,其产量占世界一化性柞茧产量的95%,主要集中在豫西南山区,其产量占全国产量的80%以上。尤其是南召县的柞蚕茧产量占河南省全省的70%,居第一位,素有“召半省”之称。并且通过了国家一化性柞蚕原产地认证保护。

由于柞蚕生理生化特性受到光照、温度、饲料三大因素影响,柞蚕生产形成两大区域,即一化性柞蚕区和二化性柞蚕区,相对二化性而言,一化性柞蚕具备四大优越特性:

1、一化性柞蚕的蚕蛹能够自然滞育而越冬,保鲜贮藏期达10个月不发蛾,蚕茧贮藏期长,保鲜成活时间长,市场竞争力强。

2、一化性柞蚕一年内只繁育一个世代,一年只养一季春蚕,种茧繁育与丝茧生产双向兼顾,种茧选择区域广,蚕种质量有保障。

3、春季气温回升快,蒙古栎生长迅速,春季出蚕时间比二化性柞蚕提前二个月,加之养蚕期的快速发育,一化性柞蚕区春季丝茧上市比二化性柞蚕区丝茧上市提前4个月。

4、由于昼夜温差大,柞树的净同化率高,叶片营养充实,叶质优良,叶丝转化率高,因此,一化性柞茧丝以其纤度细,色泽白、易染色、易解舒的优良品质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纤维皇后”和“人体第二肌肤”之美誉。同时,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一化性柞蚕在医疗、保健、生防、化妆、食品等方面的开发利用价值越来越高,使这一传统产业成为新世纪极具发展潜力的绿色生态产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