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什米尔谷地
克什米尔谷地(Kashmir valley、Vale of Kashmir)是位于喜马拉雅山脉与比尔本贾尔岭山脉之间的谷地,呈东南—西北走向,长135公里,宽40公里,总面积约6000多平方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
克什米尔谷地以谷地平原、丘陵梯田、山地为主;夏季水流丰富,土壤肥沃,四周山地盛产喜马拉雅松。克什米尔谷地的人口以克什米尔人为主,主要使用克什米尔语;谷地的穆斯林人口占据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者占97.16%。克什米尔谷地居民因地制宜采用抗震结构,如安其结构和达吉—德瓦日结构,并受伊斯兰文化影响,建筑具有对称布局和精美雕刻。
命名
克什米尔谷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被称为罽宾,唐朝时期被称为迦湿弥罗。
成因
克什米尔谷地是喜马拉雅山脉断裂形成的盆地,形状圆润,凹陷明显,非常像石陨石砸出来的坑;中部由杰赫勒姆河流(Jhelum River)冲击形成谷地平原。
自然地理
位置境域
克什米尔谷地位于大喜马拉雅山脉与比尔本贾尔岭山脉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其北部有喜马拉雅山脉(Himalaya Range),中部属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比尔本贾尔岭(Pir Panjal Range),南为查谟丘陵,它处在联系中亚及西部地区的重要位置上,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桥梁。
气候
克什米尔谷地的气候呈现出温和特征,春秋季节气温凉爽,夏天温和,冬季寒冷。作为一个大型谷地,各地区间的地理位置存在显著差异,丘陵地区的气温通常较平坦地区更凉爽。夏季天气通常温和、相对干燥,但湿度相对较高,夜晚温凉;全年都有降水,几乎没有特别干燥的月份。最热的月份为7月,平均最低气温为6摄氏度,平均最高气温为32摄氏度;而最冷的时段则为12月至1月,平均最低气温为-15摄氏度,最高气温为0摄氏度。相较于印度其它平原地区,克什米尔谷地的气候温和,然而天气条件却常常不可预测,最高记录气温为33摄氏度,最低记录为-18摄氏度。
地形地貌
克什米尔谷地长135公里,宽40公里,平均海拔在1500~1800米,总面积约6000多平方公里,东部信德谷地和勒德谷地是克什米尔谷地的附属谷地;克什米尔谷地内部地形平坦,主要以谷地平原、丘陵梯田、山地为主。
水文
克什米尔谷地平原水源丰沛,夏季水流丰富,四周冰川融水汇入谷地形成多个湖泊与河流,景色优美;
土壤
克什米尔谷地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自然资源
克什米尔谷地四周山地盛产榕叶柏那参,松属密实,具有很好的防水性,并且取材方便,传统建筑多采用木材建设。
人类活动
人口语言
克什米尔谷地的人口以克什米尔人为主,他们主要使用克什米尔语。还有较小的民族语言群体如Gujjars和Bakarwals,主要分布在谷地的山区。谷地的穆斯林人口占据绝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者占97.16%,而印度教、锡克族、佛教徒等其他宗教信仰者的比例相对较小,分别为1.84%、0.88%和0.11%。谷地主要使用的语言为克什米尔语和乌尔都语,其中乌尔都语为官方语言。许多以这些语言为母语的人也掌握英语作为世界语言。
人居文化
由于克什米尔谷地四周被山体环绕,处在喜马拉雅山脉地震带上,当地居民在营造建筑时因地制宜的创造了抗震结构体系,主要有安其(Taq)结构和达吉—德瓦日(Dhajji-dewari)结构;除此之外,建筑平面布局采用对称式构图,增强民居的抗震性能。当地民居风格深受伊斯兰教文化的影响,门窗广泛采用尖券形,木质构件上刻有植物花纹、几何图案或伊斯兰文字,雕刻精美。
相关事件
2025年4月27日,巴基斯坦和印度军方表示,从26日晚至27日凌晨,两国士兵在克什米尔再次交火,双方没有人员伤亡报告。巴基斯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军方官员表示,26日晚11时30分至11时50分许,印度武装部队使用轻型和中国重机枪向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杰赫勒姆谷地一处巴军哨所“无端开火”,巴军随后使用轻武器“予以反击”,交火持续至27日凌晨2时许结束。
参考资料
Vale of Kashmir.britannica.2025-04-29
地理冷知识——喜马拉雅山的克什米尔谷地.一点资讯.2025-04-29
克什米尔山谷.indianetzone.2025-04-29
巴基斯坦和印度在克什米尔再次交火.人民网.2025-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