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銤
徐(1937年4月7日-2023年1月4日),男,出生于江苏省,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核集团快堆技术首席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徐銤于1961年从清华大学工程物理系核反应堆工程专业毕业。2011年,徐銤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12年,他被评为第五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7年,徐銤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2023年1月4日,徐銤院士逝世。
人物经历
徐銤,1961年9月参加工作,先后在北京原子能所和北京194所从事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物理实验研究和快堆技术基础研究(至1971年)。
1971年底,在中核集团一院从事快堆发展战略、快堆设计研究和快堆科研(至1987年6月)。
1980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87年7月,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国家863高技术计划下的快堆发展战略和技术路线研究,领导快堆技术科研,领导中国实验快堆设计、建设、调试工作。
1999年,徐銤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任总工程师、研究员。
2011年12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隶属于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核能工程)。
2017年5月,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徐銤主持制定了中国快堆发展规划和主要技术选择。从与快堆结缘到主持制定中国快堆发展规划和领导设计建造中国第一座钠冷快堆——6.5万千瓦(65MW)核功率、2万千瓦(20MW)电功率的中国实验快堆,始终如一地为中国快堆事业发展奋斗了47年。
20世纪70年代快堆研究遭遇低谷,他在四川夹江的山沟里整整积蓄了16年力量。当快堆项目进入“863”计划时,他担任快堆设计研究项目负责人,以百倍的斗志和超乎常人的毅力投身于中国的快堆事业。中国实验快堆项目正式立项后,担任总工程师的徐銤坚持实验快堆固有安全性和非能动安全设计等先进反应堆设计理念,并融入了中国实验快堆设计建造中,并提出了快堆发展“三步走”蓝图。几十年来,他带领自己的团队完成了国家的嘱托: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实验快堆;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快堆设计和安全分析软件系统平台;建立了中国第一套快堆设计标准规范;形成了实验快堆规模的工程建设能力,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率70%和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行,使中国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快堆技术的国家。
人才培养
徐銤重视快堆人才的培养,一方面积极与快堆技术先进的国家联系沟通,为快堆年轻的专业技术人员创造学习提高的机会,另一方面,作为硕士生、博士生导师培养高素质的快堆技术人才。
荣誉表彰
1991年,获颁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1995年,获中核集团总直属机关优秀党员称号;
1996年,获中央国家机关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2001年,获国家“863”高技术计划十五年突出贡献奖及先进个人称号;
2004年荣获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计划(2006—2020)战略研究工作突出贡献奖;
多次被评为中国原子能院优秀党员、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
201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能源与矿业工程学部)。
2020年1月16日,核工业功勋榜发布,徐銤作为我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而上榜。
人物故事
与快堆结下不解之缘
1964年,中国成功爆炸了第一颗核航弹。在高浓非常紧缺的情况下,周恩来总理特批了50公斤高浓铀,支持中国快中子零功率装置实验。1965年,徐銤开始从事快堆研究。1970年,徐銤参加了中国第一个快堆零功率装置——东风六号的启动实验。1971年,徐銤与快堆研究课题有关的科研人员举家从房山区搬迁到四川夹江。因当时快堆科研陷入了经费不足、方向不明确的窘境,研究人员一拨接着一拨离开,原本300余人的队伍在短短一年中只剩下100多人。就在很多人选择放弃的时候,徐銤谢绝了待遇更好的单位,继续研究。
蓝图凸显远见卓识
1986年4月,200多位专家汇聚北京,共同商讨国家863高技术计划项目。徐銤也参加了这一次决定快堆命运的关键会议。经过各方专家的激烈论证,最终将快堆作为能源领域的项目纳入了国家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1987年,徐銤从四川省重回原子能院,带回的快堆资料堆满了当时住的小屋。从此,作为国家863计划能源领域专家和快堆项目负责人,徐銤开始了新的快堆事业。1995年12月,经国家批准,中国实验快堆项目正式立项,徐銤担任总工程师。中国快堆发展究竟要采用何种路线才最符合中国国情成为关键问题。经过多年研究分析,快堆发展“三步走”蓝图在徐銤心中逐渐清晰。徐銤提出的技术路线加快了中国快堆研发步伐。
坚守诠释报国情怀
2000年,中国实验快堆工程开始建设,徐銤团队多年的研究成果终于从图纸变成现实。徐銤带领自己的团队建成了中国第一座快堆,建立实验装置40多台套;建设了中国第一个快堆设计和安全分析软件系统平台,开发软件近80个;建立了中国第一套快堆设计标准规范,制定安全设计准则36个,编制设计标准规范600余个;掌握了快堆设计技术,形成技术文件6000余册,技术报告2000余份,取得专利授权90多项,获得省部级成果奖50余项;形成了实验快堆规模的工程建设能力,实现了设备国产化率70%和自主建造、自主管理、自主运行。
徐銤慧眼识才,积极鼓励青年人勇挑重担,并扶上马,送一程。徐銤为中国快堆事业培养了一批领军人物,许多人已成为国家快堆研究中心的学科带头人。
社会任职
中核集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快堆工程部顾问
原中国实验快堆工程指挥部总工程师
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快堆核电站技术领域首席专家
北京大学核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清华大学兼职教授
IAEA快堆工作组中国代表
人物逝世
2023年1月4日,徐銤院士逝世。
人物评价
徐銤同志是中国快堆事业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
人物影响
徐銤曾将所获得的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首届突出贡献奖奖金10万元捐出作为中国快堆技术创新奖的启动资金,因此将该奖项命名为“徐銤奖”。“徐銤奖”每年评选一次,用于奖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从事快堆工作的优秀科研人员。
参考资料
徐銤.www.ttbzh.cn.2024-04-17
中国快堆事业开拓者和奠基人徐銤院士逝世.界面新闻.2023-01-04
徐銤.中国工程院院士馆.2024-04-23
中国原子能院快堆工程部 徐銤.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远程教育学院.2024-04-17
徐銤:他把毕生都献给了快堆.清华校友总会.2024-04-23
核工业功勋榜:他们为中国核工业奉献青春乃至终生.www.guancha.cn.2020-01-21
学术委员会.inst.pku.edu.cn.2024-04-23
简介.inst.pku.edu.cn.2024-04-23
“中国快堆之父”徐銤逝世,曾主攻第四代核电技术.界面新闻.2024-0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