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技术选择

技术选择

技术选择是指决策者在考虑系统内外客观因素的制约下,对各种技术路线、技术方针、技术措施和技术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以实现特定的经济、技术和社会目标,并从中选出最佳方案的过程。这是一个多层次、多因素的动态决策过程,对企业整体绩效和竞争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因素

经济增长因素

- 劳动密集型技术:适用于劳动力资源丰富,资本资源紧张的情况。

- 资本密集型技术:适用于劳动力资源不足,资本资源充裕的情况。

- 技术密集型技术、知识密集型技术:适用于资本资源充足,劳动力素质高、人工成本高的情况。

技术进步水平

- 高、精、尖技术或世界先进水平技术。

- 先进适用技术。

- 中间适用技术等。

技术进步结果

- 提高质量技术。

- 增加品种技术。

- 扩大能力技术。

- 生产安全技术。

- 提高生态效益技术。

- 提高社会效益技术等。

选择原则

技术进步原则

技术进步是技术选择的首要原则,因为它对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的贡献日益显著,是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的关键。

经济效益原则

经济效益是技术选择的基本原则,因为技术进步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提高经济效益是技术进步的基本目标。

社会效益原则

社会效益原则也是技术选择应遵循的原则,在技术选择中不仅要考虑技术进步和经济效益,还应考虑对人类健康、生态环境、资源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因地、因时、因人、因事制宜原则

技术类型多样,不同技术类型的适用范围不同,技术选择应因地制宜,综合考虑现有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等因素。

目标

技术选择的目标受资源条件、现有技术水平、经济发展趋势等多种因素影响。在中国,技术选择的长期目标包括技术密集型技术、自然资源节约型技术、高精尖技术和提高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技术。短期目标则是劳动密集型技术、资本节约型技术、适用先进技术、安全生产技术、提高质量、增加品种、扩大能力技术等。

度量

技术选择的有效性可以通过要素禀赋结构的变化来衡量。林毅夫的技术选择假说指出,发展中国家应选择与自身要素禀赋相适应的技术,以充分发挥要素禀赋优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技术选择的结果可通过要素禀赋结构这一指标来量化,为建立相关的定量分析经济模型提供理论基础。

参考资料

怎样正确的进行技术选型?.知乎.2024-11-02

技术选型是什么.希赛考试网.2024-11-02

干货必读:CTO如何做好技术选型 .搜狐网.2024-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