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中植科学奖”由复旦大学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4月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3个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每3年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3个学科领域中轮流评奖。

奖项介绍

该奖项由复旦大学和中植企业集团于2015年4月合作设立,以表彰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3个学科领域做出原创性杰出贡献的全球科学家,获奖科学家将获得300万元人民币奖金。未来每年都会进行评选,只授予一人(一团队、一项目),每3年在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3个基础学科领域中轮流评奖。奖项候选人须为在世的相关领域科学家,不限国籍,其原创性、基础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应能显著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素质及精神文明,并能代表当今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水平。

颁奖原则

奖项评审按照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提名委员会提名、专业评委初评、资深评委终审等环节。

评审委员会

2016年4月,理事会确定了由14位国际知名学者组成的评审委员会,其中,6位成员组成资深评审委员会,8位成员组成遴选委员会。

资深评审委员会的6位委员分别来自数学、物理学和生物医学3个学科领域,其中,来自于物理和生物医学领域的4位资深评委为诺贝尔奖获得者,来自数学领域的1位资深评委为菲尔兹奖获得者,另1位资深评委为前国际数学学会主席。

理事会还邀请了130余位海内外生物医学领域的专家组成提名委员会,于2016年5月起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广泛提名,共征集到50余位候选人的信息。候选人均为在生物医学领域取得突出科研成果的国际知名科学家,其中不乏拉斯克奖盖尔德纳基金会国际奖等生物医学国际顶尖奖项的获奖人。

历届获奖

2016年

2016年12月17日,美国免疫学家詹姆斯·艾利森(James Allison)以及日本免疫学家本庶佑(Tasuku Honjo)获首届“复旦-中植科学奖”。

“复旦-中植科学奖”首次亮相却引来不小争议。华人科学家、耶鲁大学肿瘤中心肿瘤免疫部主任陈列平是谈及肿瘤免疫治疗时无法绕开的人物。作为目前肿瘤免疫疗法中核心的PD-L1蛋白发现者,陈列平在2014年与其他3位免疫学家一起,共享了肿瘤免疫学界顶级大奖——威廉·科利奖,并在2016年获得了美国免疫家学会史坦曼大奖,成为首位获此殊荣的华裔科学家。

当“复旦-中植科学奖”颁给研究肿瘤免疫疗法的学者时,陈列平却落选了。陈列平是该奖的候选人之一,但最终为何落选尚不知晓。

获奖名单

詹姆斯·艾莉森(James P. Allison)

本庶佑(Tasuku Honjo)

2017年

2017年9月21日,第二届“复旦-中植科学奖”揭晓获奖名单。麻省理工学院教授雷纳·韦斯(Rainer Weiss)、加州理工学院基普·索恩基普·索恩)和巴里·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因在引力波领域做出突出贡献而获奖。三人将分享300万人民币的奖金。

获奖名单

(物理领域):

雷纳·韦斯(Rainer Weiss)

基普·史蒂芬·索恩(Kip Stephen Thorne)

巴里·克拉克·巴里什(Barry Clark Barish)

2018年

获奖名单

(数学领域):

英格丽·多贝西(Ingrid Daubechies)

2019年

获奖名单

生物医学领域):

卢煜明(Yuk Ming Dennis Lo)

2020年

获奖名单

(物理领域):

Sir Michael V. Berry(布里斯托尔大学梅尔维尔·威尔斯物理教授)

Charles L. Kane(宾夕法尼亚大学克里斯托弗·布朗特聘教授)

Qikun Xue(薛其坤)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物理学会会士

2021年

“复旦-中植科学奖”评奖理事会决议将2021年复旦-中植科学奖授予:

本尼迪克特·格罗斯(Benedict Hyman Gross)

唐·查吉尔(Don Bernard Zagier)

奖项简介

2016年的“复旦-中植科学奖”为首次颁发,授予生物医学领域的杰出科学家,每位获奖者将获得证书与奖杯,并共享由中植企业集团捐赠的300万人民币奖金。 

设奖初衷

“复旦-中植科学奖”设立的初衷是通过搭建科技创新的国际研讨、交流和分享平台,集聚全球科技创新领军人才,提升中国科技竞争力,为世界顶级科技奖项储备人才。

奖项的评选坚持“优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候选人须为在世的相关领域科学家,不限国籍,其原创性、基础性和突破性的科研成果能显著推动人类社会进步,提高人类生活素质及精神文明,并能代表当今全球科技创新的最前沿水平。

参考资料

复旦设立“复旦-中植科学奖” 300万奖励全球顶尖科学家.新民网.2016-11-16

复旦-中植科学奖今授两位数学家,其工作应用在诸多长时间悬而未决的问题上.上观.2021-12-19

复旦科学大奖颁给美日科学家遗漏陈列平 被批“非常不专业”.观察者网.2016-12-22

今日头条.今日头条.2020-09-25

第二届复旦中植奖公布,花落美国三位引力波追踪者.澎湃.2017-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