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政协报》1987年4月25日试刊,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创刊。4开4版,周报。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陕西政协报》是以为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纸。

正文

《陕西政协报》1987年4月25日试刊,并于同年8月1日正式创刊。4开4版,周报。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委员会。社址:西安市建国路信义巷13号。陕西政协报社在省政协党组领导下设报社领导小组,由李森桂副主席担任组长,王志敏秘书长、范西成副秘书长担任副组长。自1989年开始,报社实行经济承包,独立核算,经费包干,人员聘任制度。总编由报社领导小组聘任,副总编以下人员由总编聘任。1987年到1988年初由李书友代总编,后由张东林任主编。1988年9月起由潘文一任主编,李静敏任副总编。编辑部编制8人,实有12人,其中4人为临时聘用人员。在编采人员中有编辑3人,助理编辑2人。该报1989年期发数为9800份。由陕西日报社印刷厂代排代印。  《陕西政协报》是以为统一战线工作服务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报纸,立足统战,面向社会。  《陕西政协报》宣传报道的主要特色有以下几点:  1.大力宣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宣扬人民政协的协商与民主监督职能,宣传中共的知识分子、民族、宗教政策,“一国两制”,统一祖国的方针以及对台、港、澳及侨胞的政策等。  2.围绕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发表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委员、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专家、学者及人民群众参政议政的言论、意见、建议和批评。开展了“十年改革反思”的讨论。报纸先后发表了《加强土地管理,严禁滥用乱占耕地》《陕西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仍在恶化》《深化改革的障碍:职工主人翁地位下降》《陕西教育投资短缺效益差,重高教轻普教宏观失控》《陕西投资环境急待改善、我省金融秩序紊乱未改观》《黄金矿实行保护开采势在必行》《西安市所得税征收逐年滑坡流失惊人》《政策动摇人口增、生育失控“黑娃多”》《我省事实婚姻和早婚现象严重》等重要报道,引起社会和有关各方面的重视。  3.突出宣传各条战线、各个界别、各个层次的先进模范和有杰出贡献的人物。3年来,共发表人物通讯、特写、故事、报告文学148篇,报道了包括企业家、科技专家、教育家、社会福利工作者、廉洁奉公干部、老红军、台胞、台属等方面的先进人物,成为广大读者的鼓舞力量。  4.宣传介绍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人物。先后刊登了宋向辰、柏筱全、邱铁生、井勿慕、李鼎铭、杜聿铭、邓宝珊、胡汉民徐世昌李仪祉李约祉李仲特李桐轩孙中山于右任、范紫东、李叔同关麟征、蒙竣生、李元鼎、高三、窦荫三刘志丹、宋庆龄、范旭东、唐君尧、续范亭、王安娜、刘润民、胡景翼、高季维、赵寿山、尚天德、焦子静杨虎城谢葆贞、冯玉祥、段象武、王维之、孙蔚如、杜斌丞苏资琛、王忠义等40多人的事迹、轶闻,反映新、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历史和与之有关的重要事件。  5.介绍台、港、澳的历史和现状。在“台港澳”、“海峡”栏目里,刊登了《“台独”势力膨胀的内外政治背景》《李登辉其人其事》《回忆蒋经国先生的几件事》等稿件,使读者从各个方面了解台、港、澳,为实现“一国两制”、统一祖国服务。  6.介绍国外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情况和世界各地风情。在“海外”、“域外风”等栏目中,刊登了《英国的政党制度》《西方的私有化浪潮》《美国的贫困儿童》等稿件,扩大了读者的视野,从反面说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