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耐受,是指人体对环境的不同所表现的适应能力,主要包括对温度、空气的耐受能力。
“北京咳”指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
表现形式
温度
人体的热耐受能力与热应激蛋白相关,而热应激蛋白合成的增加与受热程度、受热时间有关。经常处于高温环境,能增加热应蛋白的合成,从而增强人体的热耐受力。当再次进入高温环境中,细胞受损程度会明显减轻。简单说,为了获得或提高热耐受能力,最佳方式是进行耐热锻炼,即在逐渐升高的气温下运动,以适应更高的温度环境。
人在静止状态体温调节极限温度为31℃(相对湿度85%)、38℃(相对湿度50%)和40℃(相对湿度30%),也就是说超出极限温度,人体机能受损,将出现病症—中暑或一些并发症。但是不同人群耐高温的极限是不同的。上面给出的是一般人群的极限温度,而对于儿童、年老体弱者、慢性病患者来说,由于他们的体温调节功能不健全,或功能减退,或功能障碍等,都将使其耐热极限下降。所以在高温天气里,这些人群应特别注意防暑降温。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的主要影响是产生中暑以及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导致死亡。人体在过高环境温度作用下,体温调节机制暂时发生障碍,而发生体内热蓄积,导致中暑。中暑按发病症状与程度,可分为:热虚脱,是中暑最轻度表现,也最常见;热辐射,是长期在高温环境中工作,导致下肢血管扩张,血液淤积,而发生昏倒;日射病是由于长时间暴晒,导致排汗功能障碍所致。
对于患有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在高温潮湿无风低气压的环境里,人体排汗受到抑制,体内蓄热量不断增加,心肌耗氧量增加,使心血管处于紧张状态,闷热还可导致人体血管扩张,血液粘稠度增加,易发生脑出血、脑梗死、心肌梗等症状,严重的可能导致死亡。
空气
“北京咳”指是外国人在中国期间产生的一种呼吸症状,主要出现在12月至4月间,表现为干咳咽痒,类似外国人水土不服的一种表现:到了北京就发作,离开北京后会自然消失。而且不仅外国人,一些南方人也表示,他们到北京或北方一些城市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药物
药物耐受是指在连续用药过程中,某些药物的药效逐渐减弱,需加大剂量才能显效。并在停药一段时间后,机体大多仍可恢复原有的敏感性。
应用领域
出汗是人正常的生理过程,当体温高于37℃时,人会通过出汗散热调节体温。运动时,人体会产生各种代谢产物,如DL-乳酸、酮类物质,代谢废物在体内堆积多了,会让人产生疲劳感,这时身体通过出汗(水盐代谢途径),把多余的代谢产物排出去,促进新陈代谢,使人感到清爽舒服。要根据耐受度,调整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时间。任何人都不适合一开始就做剧烈运动,要循序渐进,比如老人从散步到慢走,从慢走到快走或正常跑。
研究进展
正常情况下,人体的免疫系统对肿瘤细胞是起着监控作用的,一旦发现异常,就会启动免疫应答机制来消灭肿瘤细胞。肿瘤疾病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慢性自体免疫性疾病,肿瘤的发生可以解释为是人体免疫系统监控肿瘤的功能缺失,所以肿瘤发生了,这是肿瘤与患者的免疫系统长期斗争及调和结果。
一般说来,人的机体里有两套免疫系统在监控肿瘤的发生,一种是人体内本身先天就存在的,称之为固有免疫,包括粒细胞、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和天然杀伤细胞(NK细胞)等。固有免疫不需要抗原来激发就会对体内的异常细胞发起攻击,同时对已受损细胞(包括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或肿瘤细胞等)会起到清砂删除作用,对外来的细胞也会清除。由于固有免疫细胞不需抗原刺激,只需通用的模式识别分子(例如病原体或受损细胞释放出来的脂多糖、肽聚糖、凝集素、CPG、补体等)刺激就可引起炎症反应,这就构成了人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另一套免疫系统称之为适应性免疫,它需要抗原刺激。一般情况下肿瘤细胞形成后会表达肿瘤相关抗原,或者特异性抗原(前者一般肿瘤都会有,或者正常细胞在某个特定时期才会有;后者是某种肿瘤特有的,正常细胞不会有),这些抗原激活能识别它的T细胞。激活后的T细胞会大量增殖,然后变成具有杀伤作用的效应细胞,哪种抗原刺激它,它就会攻击或杀伤该种抗原的细胞。
参考资料
明晰高温危害 积极有效应对.国家应急广播.2025-04-22
新华每日电讯:“北京咳” 正视总比避讳强.人民网.2025-04-22
如何快速适应高温天?这样做提高“耐热力”.上观新闻.2025-04-22
药物成瘾和药物耐受别再傻傻分不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25-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