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是2014年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为萧公权

内容简介

《中国乡村:论十九世纪的帝国控制》是萧公权先生多年心血研究的结晶,专门研究19世纪时期清代统治中国乡村的政治体系,特色在于从历史发展的长河中,探讨清王朝对乡村政治统治体系的设置、理论和实际运作情况。全书共分为三大部分十一章。

第一部分专门探讨乡村地区的行政划分和基层组织划分,即研究村庄、市集、城镇的划分,保甲和里甲如何成立。

第二部分专门研究清王朝是如何设置乡村的统治体系,分别探讨了警察性的保甲制度、税收性的里甲制度、饥荒控制性的粮仓体系和思想统治体系的设置情况。

第三部分探讨了乡村政治统治体系的运作效果,分析了家族与这个统治体系的关系,以及乡村对它的行为反映。

本书已成为研究中国传统帝国对地方控制的经典著作。

作者简介

萧公权(1897—1981),20世纪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政治学家、历史学家,曾执教于中美各大学。1926年在获康奈尔大学博士后回国,先后在南开大学、东北大学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任教。1949年底赴美出任西雅图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大学教授直至退休,讲授“中国政治思想”、“中国社会制度”以及“中国政治思想与制度”等课程。

萧公权毕生从事政治学历史学和哲学研究,其学以社会主义为主,兼及文、史、哲、艺术、诗词等方面,学贯中西,卓然有成,其学术思想之博厚与精深,行文之细密与笃实,对史料的钩沉及其鞭辟入里的分析,在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史上是罕见的,因而被誉为“融合中西两大学统菁华之学人”。

目录

第一编乡村地区的组织

第一章村庄、市集与城镇

第二章基层行政组织:保甲及里甲

第二编乡村控制

第三章治安监控:保加利亚足球甲级联赛体系

第四章乡村税收:里甲体系

第五章饥荒控制:社仓及其他粮仓

第六章思想控制:乡约及其他制度

第三编控制的效果

第七章村庄控制的效果

第八章宗族与乡村控制

第九章乡村对控制的反应(一)

第十章乡村对控制的反应(二)

第十一章总结与后叙

附录一 里甲组织的变异

附录二 清代以前的粮仓体系

附录三“耆老”

注释

音译表

清朝皇帝世系表

参考文献

索引

丛书信息

萧公权文集(共9册),这套丛书还有 《问学谏往录/萧公权文集》,《萧公权文集》,《政治多元论》,《翁同龢与戊戌维新》,《小桐阴馆诗词》 等。

参考资料

中国乡村.豆瓣网.201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