愁乡石
《愁乡石》是张晓风的一部散文作品,收录于《张晓风散文集》以及《风荷举》之中。这篇散文以细腻的文字描绘了作者在“鹅库玛”度假期间对故乡的深切怀念之情。
原文赏析
《愁乡石》一文中,张晓风通过描写自己在“鹅库玛”度假的经历,表达了对家乡的深厚情感。她描述了海水的蓝色,以及面对这片距离上海市仅四百五十海里的海洋时的感受。作者提到,每当想到上海,就会感到既凄凉又悲怆。她在海边追忆长安和金陵的历史遗迹,这些回忆让她的心情变得既强烈又模糊。尽管如此,她仍然怀着热情思念着故乡的一切。
在沙滩上,作者看到了人们捡拾五彩斑斓的贝壳,但她却无法融入这份欢乐。当冰冷的海浪拍打着她的双脚时,她感受到了一股难以抑制的情感冲击。她意识到,这里虽然是中国的海域,但却身处异国他乡,这让她的内心充满了苦涩。
作者想起了在金门的日子,那时她会眺望对岸的岛屿,想象着那个曾经让东方人引以为傲的土地。她希望自己能像候鸟一般,在春天回到旧日的家园,或者像鱼儿一样围绕着故国的海岸线哭泣。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她只能在这片陌生的土地上承受着超载的乡愁。
海浪不断地冲刷着沙滩,仿佛也在诉说着这个古老民族的苦难。作者感慨道,那些从未有过辉煌历史的岛民能够平静地生活,而作为世家子弟的她,却只能孤独地承受这一切。她手中的小圆石,虽然不起眼,却承载着她对故乡的记忆。这些石头曾在洞庭湖中颠簸,经过时间的磨砺变得更加光滑。它们似乎在呢喃着这个世纪的最大悲剧。
当同伴们展示着多彩的贝壳时,作者却只拥有一袋灰色的小圆石。她说:“可是,我爱它们。”因为这些石头代表着她的乡愁,它们与她共同经历了漫长的流浪岁月。作者将这些石头命名为“愁乡石”,并带着它们离开了这片令人崩溃的蓝色海洋。
在结尾处,作者提到了姜夔的诗句,再次强调了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她手中的“愁乡石”不断响起,仿佛在呼唤着久违的乡音。这篇文章不仅展现了作者个人的乡愁,更是通过对大海的描写,传达出了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集体情感。
作者简介
张晓风,台湾作家,生于1941年,祖籍江苏铜山区。她的文学创作涵盖了小说、散文等多个领域。张晓风的作品多次获得文学奖项,包括中山文艺奖、吴鲁芹散文奖等。她的代表作有《地毯的那一端》《玉想》等。
参考资料
张晓风散文集.豆瓣读书.2024-09-16
张晓风 Xiaofeng Zhang.豆瓣.2024-09-16
玉想.豆瓣读书.2024-0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