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

FBG临床上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测定,以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检测最可靠,但临床上通常采用血清较多且更为方便。成人空腹血浆(清)葡萄糖参考值为3.9~6.1mmo1/L。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首选依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简便而重要的指标。

定义

空腹血糖是指在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食物,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空腹血糖是诊断糖代谢紊乱的最常用和最重要的指标。

参考值

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检测是诊断糖尿病的首选依据,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一般代表基础胰岛素的分泌功能,也是判断糖尿病病情和控制程度简便而重要的指标。

生理性变化

血糖升高见于餐后1~2小时、高糖饮食、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等,常为一过性。血糖降低见于饥饿、妊娠、哺乳期以及剧烈运动等。

病理性增高

6.1\u003cFPG\u003c7.0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impaired fasting glucose,IFG);FPG≥7.0mmol/L,称为高血糖症(hyperglycemia)。FPG升高可分为轻度(7.0-8.4mmoUL)、中度(8.4-10.1mmol/L)和重度(大于10.1mmol/L)。当FPG升高超过肾糖阈值(9.0mmol/L)时即可出现尿糖阳性。FPG病理性增高见于糖尿病、其他内分泌疾病、应激性高血糖等。

糖尿病

为引起血糖升高的最常见原因,由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引起。具有糖尿病症状,FPG≥7.0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FPG\u003c5.6mmol/L或随机血糖\u003c7.8mmol/L,完全可以排除糖尿病。

其他内分泌疾病

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嗜铬细胞瘤、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腺瘤(巨人症或肢端肥大症)、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症或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功能亢进等。

应激性高血糖

如颅内高压、颅脑外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心肌梗死等。

其他

如应用噻类利尿剂、口服避孕药、大量服用糖皮质激素妊娠呕吐、脱水、缺氧、麻醉等。另外,严重肝损害,葡萄糖不能转化为肝糖原储存(肝源性高血糖)、胃切除病人肠道迅速吸收葡萄糖,则出现餐后高血糖。

病理性降低

FPG\u003c3.9mmol/L,即为血糖降低;FPG\u003c2.8mmol/L,称为低血糖症(hypoglycemia)。病理性降低见于:胰岛素增多性疾病,如胰岛细胞瘤或腺癌;降糖药物过量,如睫岛素注射和口服降糖药物过量等;缺乏抗肤岛素的激素,如生长激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等;肝糖原贮存缺乏的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急性肝炎、肝癌、有机磷中毒及慢性心力衰竭所致的肝淤血等均可出现自发性低血糖;急性酒精中毒时抑制糖原异胃大部切除术后营养障碍,均可发生餐后低血糖。

检测方法

FBG易受肝脏功能、内分泌激素、神经因素和抗凝剂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且不同的检测方法,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临床上常用葡萄糖氧化酶法和己糖激酶法测定,采集静脉血或毛细血管血,可用血浆血清或全血,以空腹血浆葡萄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检测最可靠,但临床上通常采用血清较多且更为方便。

注意事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