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简单百科
  2. 钦定皇朝通志

钦定皇朝通志

钦定皇朝通志--共二百卷,编著于乾隆三十二年。又称《清朝通志》《清通志》,是清代嵇璜刘墉等奉敕撰成的一部典章制度著作,记载自清初至乾隆五十年的重要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制度。该书为“十通”之一,与《钦定皇朝通典》《钦定皇朝文献通考》及《清朝续文献通考》合称为“清朝四通”。

内容

《清朝通志》,全书共百二十六卷,体例上异于《通志》《续通志》,略去本纪、世家、列传、年谱,仅存二十略,故《四库全书》将其列入《政书》类,而非《别史》类。除了氏族、六书、七音、校、图谱、金石、昆虫草木等略以外,内容大体与清代通典重复。

版本

《钦定皇朝通志》的版本有多种,其中四库全书刻本完成于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年)。此外,还有杭州浙江书局刊本(清光绪八年,188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刊本(民国二十四年,1935年)以及台北新兴书局刊本(1958年)。这些版本为后世研究清代制度提供了宝贵的文献资料。

四库提要

乾隆三十二年奉敕撰。二十略之目,亦与郑樵原本同。而纪传年谱则省而不作。盖实录国史,尊藏金匮。与考求前代、删述旧文,义例固不也。至於二十略中,有原本繁而今汰者三:《都邑略》中樵兼载四裔所居,非但约略传闻,地多无据,且外邦与帝京并列,义亦未安。今惟恭录兴京、沈阳市、京师城阙之制,以统於尊。《谥略》中樵分三等二百十品,多所臆定。今惟恭录赐谥,以昭其慎。《金石略》中樵所采颇杂,今惟恭录列圣宝墨、皇上奎章,兼及御定《西清古鉴》《三希堂帖》《淳化轩帖》《兰亭八柱帖》诸刻。馀悉不登,以涤其滥。有原本疏而今补者二:《天文略》中樵惟载《步天歌》,今则敬遵康熙帝御制《仪象考成》,《灵台仪象志》,皇上御制《仪象考成后编》,会通中西之法,以究象纬之运行。《地理略》中樵以四渎统诸水,而州县郡道,以水为别。今则於其不入四渎者,大河以北如沈阳市、京诸水,大江以南如浙、闽、瓯、粤诸水,以及云南省、漠北诸水自入南北海者,并一一补载。而河有重源,今定西域而始知者,亦恭录圣制,以昭示来兹。有原本冗琐而今删并者三:《艺文略》中樵所列既多讹。《校雠略》中樵所举亦未精确。《图谱略》中樵分“记有”、“记无”二类,而“记无”多至二十六门,既多虚设。如击桐、试马、斗羊、对雉诸图,尤猥杂无取。今并以钦定《四库全书总目》为断,以折其中。有原本之所未闻者三:《六书略》中以国书十二字头括形声之变化,并以《钦定西域同文志》胪列蒙古、西番、托忒、回部诸字。丝牵珠贯,音义毕该,非樵之穿凿偏旁所知也。《七音略》中以国书合声之法为翻切之总钥,而两合、三合之中有上下连书,有左右并书,有重声大书、轻声细书,以《钦定同文韵统》为华梵之通津。以天竺五十字母配合成一千二百十二音,又以西番三十字母别配合成四百三十四音,而各释以汉音。汉音不具,则取以合声,非樵株守等韵所知也。《昆虫草木略》中樵分八类,五朝《续通志》已为补漏订讹。至於中国所无而产於遐方,前代所无而出於今日,如金莲花、夜亮木之类,见於《钦定广群芳谱》。普盘樱、额堪达罕、秦达罕之类,见於康熙帝《几暇格物编》。北天竺乌沙尔器、火鸡、漠鲜、知时草之类,见於御制诗集。如奇石、密食、鷟鸑尔之类,见於《钦定西域图志》。尤非樵之抱残守匮所知矣。盖创始之作,考校易疏;论定之馀,体裁益密。生於衰微之世,则耳目难周;生於明备之朝,则编辑易富。樵当宋之南渡,局於见闻,又草创成书,无所质证,故驳至於如斯。以视遭遇昌期,仰蒙圣训,得以罗宏富,辨证精详,以成一代巨观者。其瞠乎莫逮,亦良有由矣。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