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工技术》杂志创刊于1958年,半月刊,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等单位主办的专业科技期刊。

中国知网2019年第11期期刊内页显示,《施工技术》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64人、顾问17人、荣誉编委5人、编辑部编委3人,设社长兼主编1人、副社长兼执行主编1人、主任委员1人、副主任1人、副主编1人、名誉主任1人、副主任委员5人。

据2019年10月11日中国知网显示,《施工技术》总被下载2222835次,总被引73314次,出版文献共23402篇,(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54,(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04  。据2019年7月11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施工技术》载文量为13348篇,基金论文量为2929篇,被引量为52999次,下载量为358728次,2015年影响因子为1.24。

历史沿革

1958年,《建筑技术通讯》创刊。

1971年,据中国知网数字出版平台显示该刊被收录,刊名为《建筑技术通讯》。

1972年,该刊刊期为月刊。

1975年,该刊刊期改为双月刊。

1983年,该刊刊名改为《施工技术》。

1991年,加入中国国家中心国际连续出版物数据系统

1992年,该刊刊期改为月刊。

1998年,加入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组织实施的“Chinainfo网络信息服务系统”。

2011年,该刊刊期改为半月刊。

2014年12月,该刊成为中国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第一批认定学术期刊

杂志简介

杂志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主管,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原建设部科技信息研究所)、中国建设科技有限公司中建集团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

栏目介绍

主要栏目

《施工技术》主要设有方针政策、综合述评、重大工程、地基与基础、道路桥与梁工程、混凝土、既有建筑综合改造、模板与脚手架、钢结构、安装工程、绿色建筑、建筑防水、住宅产业化、信息化建筑材料、工程测量、工程管理、安装工程、规范与标准、水利电力工程、特种工程、建筑结构、市政工程、建筑机械、科技短文、国外新技术、信息与文摘等栏目。

报道内容

《施工技术》主要报道中国国内工程建设施工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技术法规,施工技术成就,传播建筑领域采用的新体系、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机具、新设备和施工管理经验,以及中国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及其发展动态等内容。

读者对象

《施工技术》主要读者对象是建设主管部门、大中型建筑(建设)集团公司及施工企业、承建商(工程总包、甲方)、规划设计、科研院所、房地产开发商、监理公司、质监部门、高等院校等。

人员编制

中国知网2019年第11期期刊内页显示,《施工技术》编辑委员会拥有委员64人、顾问17人、荣誉编委5人、编辑部编委3人。

学术交流

2011年10月20日-22日,由《施工技术》主办的“第六届全国建筑施工新技术交流会”在太原市召开。来自中国工程建设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200余人参加了会议。

2012年8月2日-3日,由《施工技术》承办的“第四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来自中国钢结构领域科研、设计、施工、生产行业的专家、学者及工程技术人员逾350人出席了该次会议。

2014年7月31日-8月1日,由《施工技术》承办的“第五届全国钢结构工程技术交流会”在珠海市召开。来自中国各地钢结构科研、设计、制作、安装领域的专家、学者、设计师和工程师近400人参加了该次会议。

主要成果

出版发行

据2019年7月11日中国知网显示,《施工技术》出版文献共23402篇。

据2019年7月11日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施工技术》载文量为13348篇,基金论文量为2929篇。

影响因子

据2019年7月11日中国知网显示,《施工技术》总被下载2222835次,总被引73314次,(2018版)复合影响因子为0.954,(2018版)综合影响因子为0.704  。

据2019年7月11日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显示,《施工技术》被引量为52999次,下载量为358728次;据2015年中国期刊引证报告(扩刊版)数据显示,《施工技术》影响因子为1.24,在全部统计源期刊(6735种)中排第649名,在建筑科学类排名(147种)中排第13名。

收录情况

获得荣誉

文化传统

办刊宗旨

面向中国工程建设领域,及时报道中国和住建部有关的施工技术政策,传播和交流中国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和经验,推动全行业的技术进步,使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生产力,反映中国施工学术和施工技术水平、促进建筑业改革、推动和加强施工技术交流与发展,为繁荣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办刊方针

坚持“实用与新颖为主、导向与交流并重、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办刊方针。

数据库收录情况

国家期刊奖提名奖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中国期刊方阵双百期刊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建设部优秀科技期刊

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

德国ICONDA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

美国《CSA》收录期刊

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来源期刊

全国报刊索引数据库收录期刊

波兰哥白尼索引》来源期刊

《中国铁路科技文献数据库》收录期刊

中国学术期刊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化学化工文摘》收录期刊

《中国冶金文摘》收录期刊

报道方针

实用与新颖为主

导向与交流并重

普及与提高结合

手机报

月报,每月28日发送至客户端,内容设“导读、头条、行业要闻、企业快讯、建筑看台、一线交流、人文百科、健康生活、活动备忘”等栏目,及时汇总当月行业主管部门政策、行业信息、企业新闻、国外经典建筑等,为用户提供简洁、快捷、准确的建筑领域资讯。

官方微信

囊括国内外先进施工技术、经典工程、行业热点、专家访谈、名家介绍等,同时又辅以施工一线实用技术、管理要略,更加以业内趣味新闻、特色项目,在愉悦中学习,在品味中借鉴,在“施工技术微信”营造的“大千建筑世界”中开阔眼界,提升专业知识,增添生活趣味。

摘要要求

摘要是科技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以提供文献内容梗概为目的,不加评论和补充解释,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献重要内容的短文。其基本要素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明性,并拥有与文献同等的主要信息,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主要功能

①使读者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现代科技信息浩如烟海,读者检索到论文题名是否会继续阅读论文的其他部分,主要就通过阅读摘要来进行判断。

②为科技情报人员和计算机检索提供方便,论文发表后,文摘杂志或数据库对摘要可以不做修改或稍作修改而直接利用,从而避免他人编写摘要可能产生的误解、欠缺甚至错误。其中,英文摘要更是通过国际检索机构进行交流的唯一途径,直接反映我国科学研究和杂志的质量水平。

因此,请每位作者认真编写中、英文摘要。摘要的质量将作为《施工技术》录用论文的一个重要标准。

摘要的结构

摘要大致可以分为报道性摘要、指示性摘要和报道-指示性摘要。根据《施工技术》的要求,一般采用报道性摘要。

报道性摘要是指一次文献的主题范围及内容梗概的简明摘要,相当于简介,反映论文的实质性内容,展示论文内容足够的信息,体现论文的创新性,展现论文的重要梗概。所以,报道性摘要一般用来反映科技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目的——研究、研制、调查等的前提、目的和任务,所涉及的主题范围。

方法——所用的原理、理论、条件、对象、材料、工艺、结构、手段、装备、程序等。

结果——实验的、研究的结果,数据,被确定的关系,观察结果,得到的效果,性能等。

结论——结果的分析、研究、比较、评价、应用,提出的问题,今后的课题,假设,启发,建议,预测等,是结果的总结,显示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实用性、创新性,体现论文研究的价值与学术水平,是决定论文被检索的窗口。

摘要的写法

摘要首先正确全面地掌握论文研究的主题范围,从摘要的结构出发,找出每部分专指度高的关键词,然后正确地组织好这些反映主题内容的关键词,用逻辑性强的关联词将其贯穿起来,力求使摘要简明扼要,逻辑性强,结构完整,就构成一篇完整的摘要。

选择关键词是写好摘要的关键,关键词可以根据论文内容自由给定,毫无约束,但是必须简单、常用、概念明确、专指度高(具体),尽量避免使用生僻、复杂的词汇,否则影响论文被检索的概率。

中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总结国内外各大著名检索系统对摘要写作要求及同行期刊制订的摘要写作规范,一般中文摘要写作应符合以下要求:

1. 摘要中应排除本学科领域已成为常识的内容,切忌把应在引文中出现的内容写入摘要;一般也不要对论文内容做诠释和评论(尤其是自我评价)。

2. 不得简单重复论文标题的已有的信息。

3. 要着重反映新内容和作者特别强调的观点,体现论文的特色所在,要排除在本学科领域已成常识的内容。

4. 摘要以主题概念不遗漏为原则,做到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杜绝文学性修饰与无用的叙述。字数为200~300字。

5. 摘要中涉及他人的工作或研究成果的,尽量列出他们的名字。

6. 用第三人称写,连续写成,不分段落。应采用“对……进行了研究”、“报告了……现状”、“进行……调查”等记述方法,不要使用“本文”、“作者”等作为主语。

7. 应采用国家颁布的法定计量单位和通用符号。要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号和术语或尚无合适文言文术语的,可用原文或译出后加括号注明原文。

8. 除了实在无法变通以外,一般不用数学公式和化学结构式,不出现“图××”、“方程××”和“参考文献××”等句,必要时可改用文字表达和叙述。

9. 缩略语、略称、代号,除了相邻专业的读者也能清楚理解的以外,在首次出现时必须加以说明。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一般而言,英文摘要应是中文摘要的转译,所以只要简洁、准确地逐段将文章译出即可。在写作英文摘要时,要避免过于笼统的、空洞无物的一般论述和结论,要尽量利用文章中的最具体的语言来阐述你的方法、过程、结果和结论,这样就可以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使读者对你的研究工作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

1. 英文摘要的写作要求

(1)摘要中第一句的开头部分,不要与论文标题重复。

(2)把背景信息删去,或减到最少。

(3)只限于新的信息。过去的研究应删去或减到最小。

(4)不应包含作者将来的计划。

(5)不应包含不属于摘要的说法,如: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属于……首创”。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尚未见报道”。 “本文所描述的工作,是对于先前最新研究的一个改进”。

(6)相同的信息不要重复表达。

原文为 at a 温度 of 250 ℃ to 300 ℃ at 250~300 ℃

应改为 at a high 压强 of 1.2 MPa at 1.2 MPa。

(7)以量的国际单位符号表示物理量单位(例如,以“kg”代替“千克”)。

(8)以标准简化方法表示英文通用词(以“NY”代替“New York”)。

(9)删去不必要的短语,如:

“A method is described”,“In this work”,“It is reported that”,“This paper is concerned with”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

又如:用increased代替has been found to increase,用the results show代替from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2. 英文摘要的写作风格

要写好英文摘要,就要完全地遵从通行的公认的英文摘要写作规范。其要点如下:

(1)句子完整、清晰、简洁。

(2)用简单句。为避免单调,改变句子的长度和句子的结构。

(3)用过去时态描述作者的工作,因它是过去所做的。但是,用现在事态描述所做的结论。

(4)避免使用动词的名词形式。如:

正:“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easured”

误:“measurement of thickness of plastic sheet was made”

(5)正确地使用冠词,既应避免多加冠词,也应避免蹩脚地省略冠词。如:

正:“压强 is a 函数 of the 温度

误:“The pressure is a function of the temperature”;

正:“The refinery operates …”

误:“Refinery operates…”

(6)避免使用长的、连串的形容词、名词、或形容词加名词,来修饰名词。为打破这种状态,可使用介词短语,或用连字符连接名词词组中的名词,形成修饰单元。例如:

应写为“The containing propylene-based 均聚物 of high melt index”,

而不写为“The chlorine containing high melt index-propylene based polymer”

(7)使用短的、简单的、具体的、熟悉的词。不使用华丽的词藻。

(8)使用主动语态而不使用被动语态。 “A exceeds B”读起来要好于“B is exceeded by A”。使用主动语态还有助于避免过多地使用类似于“is”, “was”, “are”和“were”这样的弱动词。

(9)构成句子时,动词应靠近主语。避免形如以下的句子: “The decolorization in solutions of the pigment in dioxane, which were exposed to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was no longer irreversible.”改进的句子,应当是: “When the pigment was dissolved in dioxane, decolorization was irreversible, after 10 hr of UV irradiation.”

(10)避免使用那些既不说明问题,又没有任何含意的短语。例如: “specially designed or formulated”, “ The author discusses”, “The author studied”应删去。

(11)不使用俚语、非英语的句子。慎用行话和口语。不使用电报体。

(12)由于特殊字符输入复杂而且极易出错,不利检索,应尽量少用特殊字符及由特殊字符组成的数学表达式,改用文字表达。

示例

(1)中文摘要示例

题目:国家会议中心大跨度钢桁架制作技术

[摘要]国家会议中心采用双向正交H形钢桁架结构。H形钢桁架具有跨度大、截面高度高、板较厚、连接节点形式复杂等特点。针对工程施工难点,介绍大跨度H形钢桁架的工厂制作技术、预拼装、预起拱原则、施工工艺流程以及桁架制作中的焊接质量管理。并对复杂节点组装顺序、焊接顺序、精度控制技术和桁架起拱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工程质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保证了施工安全性。

[关键词]钢结构;大跨度桁架;制作技术;焊接质量管理

(2)英文摘要示例

Title: Fabrication Technology of the Large-span Steel Trusses in the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Abstract:The bi-directional H-shaped steel truss structure found in China National Conference Center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 large span, high section height, thick plates and complex connections. Because of the inherent construction difficultie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pre-assembly and pre-arching principle, construction process flow, and welding quality management are discussed. The assembly of complex joints, welding sequence, precision control technology and truss arching are also presented. The results confirm that engineering quality can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national codes and assure the safety of construction.

Key words: steel structure; large-span truss; fabrication technology; welding quality 管理学

投稿格式要求

为了进一步提高《施工技术》杂志质量,现对题名、作者署名、中英文摘要、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插图、表格、参考文献的格式做统一说明。

题名

1)字数:20字以内。

2)中文题名:可以反映出论文中特定的内容,是简明词语的逻辑组合。

3)英文题名:以短语为主要形式,尤其以名词短语最为常见。且每个实词的首字母大写,虚词小写(超过4 个字母的虚词首字母大写)。

4)不得使用非公知公用、同行不熟悉的外来语、缩写词、符号、代号和商品名称。

作者署名

1)作者单位:准确列出所在单位的浙江人本鞋业有限公司和英文名称。高校老师单位写到二级单位。例如: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一个作者只能列出一个所在单位。

3)作者的英文署名满足汉语拼音格式。例如:Zhang Kewen

中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包括研究背景、研究方法、研究内容、研究结果。力求结构严谨、表达简明。语义确切。

3)用第三人称。建议采用“对……进行了研究” , “介绍了……技术” 、 “得出了……结论”等记述方法标明一次文献的性质和文献主题,不必使用“本文” 、 “作者”等作为主语。

4)使用规范化的名词术语,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

英文摘要

1)字数:150~200。

2)内容:做到对中文摘要转译的准确性和简洁性。

3)常用一般现在时、一般过去时。

关键词

1)一般采用3~6 个关键词

2)经过规范化的词或词组,不得使用非公知的符号和术语。

第一作者简介

1)包括:姓名、单位、职务、职称、通邮地址、邮政编码、联系电话、E-mail。例如:

2)请确保以上信息的正确性。由于以上信息将公开出版,作者有权选择保护隐私权的联系方式。但请在文章后面提供作者手机,以便及时和作者保持联系。本刊会严格为其保密。

插图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插图的图名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图1 施工过程仿真控制面板

Fig.1 Control panel for construction simulation

表格

1)作为文字的辅助说明。

2)表格的名称须相应的做英语转译。例如:

表1 各桅杆底座中心坐标测量结果 Table 1 Measurement results of control coordinates in mast bases

参考文献

1)最必要、最新的文献。

2)公开发表的文献。

3)采用标准化格式。

例如:(依次列出常用的图书、杂志、规范、论文集和毕业论文的格式)

江正荣. 建筑地基与基础施工手册[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周黎光,仝为民,杜彦凯,等. 中国石油大厦双向张弦梁工程预应力施工技术[J].施工技术, 2008,37(3).

中国京冶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2002.

刘鹏伟,邓开国. 空间结构 5.12 汶川地震震害初步调查[A]//第十二届空间结构学术会议论文集[C]. 北京, 2008: 722-728.

高恒。大跨预应力张弦结构的试验研究及其ansys二次开发 [D].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6.

参考资料

施工技术.中国知网.2021-04-23

530 Origin DNS Error.中国知网.2021-04-23